基于51单片机的多种波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种波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

ID:10681068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种波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_第1页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种波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_第2页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种波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_第3页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种波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种波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合肥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填写)学号0908421042姓名李银洪指导教师王莉君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多种波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课题内容: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三角波、矩形波、锯齿波、正弦波等多种波形的电路。它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通过对函数波形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分析,可设计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函数波形发生器[1]。函数信号发生器是工业生产、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领域必备的工具,正弦波、三角波和锯齿波是常用的基本测试信号,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如果用分立元件组成的

2、函数发生器,通常是单函数发生器且频率不高,其工作不很稳定,不易调试;用集成芯片的函数发生器,就可达到较高的频率和产生多种波形信号,但电路较为复杂且不易调试[2]。利用单片集成芯片的函数发生器能产生多种波形,达到较高的频率,且易于调试;利用专用直接数字合成DDS芯片的函数发生器,能产生任意波形并达到很高的频率,但是成本较高[3]。本课题主要通过运用软件编程来完成波形产生的过程,可降低硬件成本与调试的繁琐,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4]。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对多种波形函数发生器的研究与设计。1、设计要求:可在0.01Hz~16kHz范围内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

3、信号,幅值峰-峰变化范围为0.1~20V,且波形幅值可调,通过LCD显示波形的幅值与频率[5]。2、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系统中输入/输出信号的种类、数量和特点;3、确定CPU的选型、函数产生电路以及硬件接口等配置;4、进行硬件设计,主要是整个系统的电路图的绘制;进行软件设计,根据要求编写控制程序。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1)主要关键问题:1、定量函数发生器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以及研究现状和发展应用情况。2、芯片的选型和电路的设计。3、如何完成硬件各模块电路的制作和调试。4、采用KeilC软件进行程序的调试与运行,并能实现基本功能。(2)主要难点:一、对各种所要产生波形的不

4、同算法要有具体的了解。二、根据不同波形显示以及频率的要求来对单片机类型的选择。拟采取的方式、方法及实施方案(主要技术路线):(1)方式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单片机、波形输出电路、波形发生算法完成模块的设计,然后把各模块连接起来实现设计要求。(2)方法函数发生器的设计需要在对要求信号波形特点进行分析后,根据波形产生的规律设计波形产生的算法,并根据信号的频率范围选择控制器以及波形输出器件的类型。以系统设计的思想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后,利用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芯片,与波形输出电路配合完成系统电路的设计,并确定各部分电路,结合具体的器件、设备,绘制

5、出电路的原理图。利用单片机开发装置编写软件并调试仿真,测试各部分数据以达到预期效果。(3)方案函数发生器的具体实现方案如图1所示,通过51单片机检测是否有功能键的按下,若有键按下,则查询按键代码并通过数/模转换成模拟信号,由于信号较弱,需要通过放大器放大输出相应的波形,如果没有键按下,则保持上次波形。功能按键51单片机D/A转换放大器显示电路输出出出出图1系统的结构图51单片机:以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对设定信号进行检测,进行波形数字信号的处理,以及输出相应的波形数据,驱动D/A转换以及驱动显示单元电路[6]。   功能按键:用以选择波形的种类和设定输出频率[7

6、]。   D/A转换器:把单片机输出的波形数据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8]。   放大器:由于D/A转换的波形信号弱,需要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输出。 显示电路:用于显示51单片机检测的波形的频率以及幅值[9]。 参考文献:[1]宗荣芳.智能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第一卷(02):38-39.[2]刘建成.基于DDS9834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7,第三卷(02):211-212.[3]华成英编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杜华.任意波形发生器及应用[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7、,2005.1:38~40.[5]童诗白.模拟电路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王平.计算机控制系统[M].自动化教学部,2009.[7]何立民.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8]戚勇.数字式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软件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第一卷(01):35-37.[9]张毅刚.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指导教师意见:教师签名:年月日指导小组(教研室)意见:组长签名:年月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