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学》绪论

《池塘养鱼学》绪论

ID:10681208

大小:1.71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7-07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1页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2页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3页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4页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5页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6页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7页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8页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9页
《池塘养鱼学》绪论_第10页
资源描述:

《《池塘养鱼学》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池塘养鱼方美娟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E-mail:123fmj@163.com池塘养鱼教学内容绪论第一章 池塘养鱼基础第二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育第三章 食用鱼健康养殖第四章 综合养鱼第五章 工厂化第六章 鱼类的蓄养与运输教学实习:鱼类人工繁育实习2周绪  论我国海淡水水域幅员辽阔,池塘、湖泊、水库,海湾、浅滩涂星罗棋步。海岸线3.2万km,水深15m以内的浅海、滩涂1333万hm2.内陆水域1760万hm2,其中:河流:666.7万hm2;湖泊:666.7万hm2水库:200万hm2;池塘:200万hm

2、2地处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鱼类资源丰富,淡水鱼800种,海水鱼2200种。池塘淡水经济动物养殖的内涵淡水经济动物包括淡水鱼类,龟、鳖等爬行动物,牛蛙、娃娃鱼等两栖动物,淡水虾、河蟹等节肢动物,以及河蚌(育珠)等软体动物。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水域,采取清除敌害、改良环境、人工放养、施肥、投饵等措施,以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生产活动。一、鱼类增养殖业与鱼类增养殖学鱼类养殖是将鱼放人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繁殖、生长,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鱼类增殖是指对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与海

3、域等)原有渔业资源进行繁殖、保护以及鱼种人工放流,增加鱼类资源贮存量,形成渔产量的过程。一、鱼类增养殖业与鱼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水、淡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该学科以研究养殖对象的生态、生理、个体发育和群体生长为基础,以提供合适的养殖水域和工程设施为前提,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研究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养殖和增殖技术等。包括多门课程。二、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发展简史公元前1世纪,殷墟甲骨卜辞:“贞其雨,在圃鱼”,“在圃鱼,十一月”。公元前460年,越国范蠡«养鱼经»

4、,鲤鱼养殖和繁殖,指出“治生之有五,水畜第一”。公元618-907年(唐),养殖青草鲢鳙,并逐步发展出混养技术。960-1297(宋)长江、珠江捕捞草、青、鲢、鳙鱼苗运输到各地,进行饲养,已很发达,饲养地区相当广了。1368-1644(明)黄省曾《养鱼经》记述了鱼苗捕捞和饲养方法,记载了投饲‘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和‘轮捕轮放’等先进养鱼技术。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转载了前人有关的养鱼资料,总结了江西的养鱼法,包括鱼池建造、鱼种搭配、放养密度、投饲与施肥、鱼病治疗。草、青、鲢、鳙混养,到明朝已经发展

5、到更完整。清1644-1911及20世纪初屈大均(1630-1696)《广东新语》记载咸淡水鱼类50多种。1846年,里氏,《中国与日本海鱼类的报告》。1928年,方炳文,《鲢鱼的鳃耙及鳃上器官》。1929年,陈兼善,《广东鳗鲡类的研究》。1931年,朱元鼎《中国鱼类之索引》林书颜《广东鱼类目录》。1932年,方炳文,《中国鳜鱼的研究》;伍献文,《中国比目鱼类研究》;朱元鼎,《西湖鱼类志》。1935年,张春霖,《中国鲤科鱼类之研究》。三、我国鱼类养殖的主要成就(一)解放后我国鱼类养殖发展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1

6、、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64年。主要成就有:一是1958年家鱼人工繁殖试验成功,为我国鱼类增养殖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总结群众养鱼经验,概括为“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个技术关键,简称“八字精养法”,并将其上升到理论,从而建立起我国鱼类养殖的完整技术体系。三是在渔业发展总方针上,展开了“养捕之争”的全国性讨论,最终确定了我国渔业采取“养捕并举”的方针,改变以往以捕为主的渔业方针和管理体制。(一)解放后我国鱼类养殖发展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2、我国养鱼业的徘徊时期,1965-1977年。197

7、6年,全国淡水鱼总产只有105.6万t,比1959年减产14%。在这10年中,克服困难,积极发展养鱼生产。渔区连家渔船陆上定居,落实养鱼基地,改捕捞为养鱼,扭转了淡水渔区酷渔滥捕、破坏水产资源的现象,为解决城市人民吃鱼难问题,发展了城郊养鱼业。但总的发展不稳定,产量不高。(一)解放后我国鱼类养殖发展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3、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时期,1978年以来。渔业发展方针调整为“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近年来为“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业,保护、增殖和合理利用近海资源,积极发

8、展外海、远洋渔业,狠抓流通和加工,强化法制管理”;增养殖对象由近20种发展到80多种。我国海水鱼类的集约化养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猛发展。全国鱼类养殖业的单位面积产量普遍上升。1980年我国水产品产量449.7万t,居世界第三位。日本1043、苏联956。(二)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变化(三)淡水养殖业:主要养殖种类鲤形目:鲤、鲫、青、草、鲢、鳙、鳊、鲂、团头鲂、鲮、鲴、胭脂鱼、泥鳅等鲇形目:鲇、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