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探究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探究

ID:1068467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探究_第1页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探究_第2页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探究摘要: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农业系统工程中比较重要的类型。本文对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中国8/vie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依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重要目标是追求森林整体功能健全,满足人们对森林资源需求的同时,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林业生态效益评价,又可称为林业生态效益后评价

2、,主要是指:对已经实施或者完成的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分析,以确定工程建设体现出的综合效益、综合效益发挥的程度以及后续发挥潜力的大小等。从宏观角度讲,林业生态效益评价是对整体社会经济活动隋况进行的评价和反思;从微观角度讲,林业生态效益评价是对单个林业生态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主要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  我国进行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工作,其主要目的为:首先,通过效益评价工作,进一步总结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并通过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有效地反馈信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完善已

3、完成工程,指导在建工程,改进待建工程,努力实现生态系统效益最大化。其次,与林业生态工程前期和中期评价结合在一起,发挥评价工作其监督功能,形成开放的循环抑制系统,建立工程评价监督机制,包括决策、投资、建设、管理等各方面,提高过程管理效率,争取实现林业生态工程效益最大化。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挥程度进行预测判断,对完善经济社会系统的管理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森林能够产生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这3大效益当中,森林生态效益是保护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效益的保障。

4、经济效益是手段,只有经济发展了,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是目标,因为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的自然物质基础。因此,森林三大效益同时产生、同时存在、有机结合。  1.生态效益评价  森林是一种多用途、多功能的�Y源。森林生态系统作为蓄水库、基因库、能源库和碳贮库,为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功能。因此,合理、正确地评价森林生态效益,是从经济角度衡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节之一。生态效益是林业生态工程为社会提供的主要产品,但这种产品不同于商品林提

5、供的各种产品,它是无形的,难以直接量化的,但是,生态效益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特性。  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和定义做了探讨。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也尚未看到确切的概念。根据国家“九五”公关专题“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效益观测与效益评价技术研究”文本,把森林生态效益界定为:①森林涵养水源效益;②森林水土保持效益;③森林抑制风沙效益;④森林改善小气候效益;⑤森林吸收CO2效益;⑥森林净化大气效益;⑦森林减轻水旱灾效益;⑧森林消除噪声效益;⑨森林游憩资源效益;⑩森林野生生物保护效益。  郎奎建、李长

6、胜等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整体扩散模型,根据“全国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我国“三北”林业生态工程、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长江中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和沿海林业生态工程四大工程的10种森林生态效益的总体做出估计。庞恒才等从国土绿化、调节气侯、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对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从森林产生的效益价值估算看出,森林是一笔宝贵的公共财产,而且森林的自我更新能力使它所产生的效益是持久的,其价值是巨大的。汪树生、杨光道从生态效益的7个方面对其进行

7、数据计算的评价。  2.经济效益评价  森林的经济效益:一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所及范围内,已经被人们开发并利用变为经济形态的那部分效益;二是指森林系统本身内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如生产药材、木材及林副产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国外对生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开始较早,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森林效益评价方法。根据国外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森林生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主要分为2类:替代市场技术类评估方法与模拟市场技术类评估方法。前者的评估方法又分为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等,例如,比利时的Drumary在

8、1925年首次以对野生生物游憩的费用支出作为野生生物的经济价值,美国的Gafdon首次用此法核算森林和野生生物的经济价值。后者则以支付意愿(WTP)和净支付意愿(NWTP)来,表达环境商品的经济价值,例如,美国的Davis在1964年研究湎因州森林的游憩价值时,首次提出并运用了条件价值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