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院落之中国古典院落空间特质研究

现代建筑院落之中国古典院落空间特质研究

ID:1068912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现代建筑院落之中国古典院落空间特质研究_第1页
现代建筑院落之中国古典院落空间特质研究_第2页
现代建筑院落之中国古典院落空间特质研究_第3页
现代建筑院落之中国古典院落空间特质研究_第4页
现代建筑院落之中国古典院落空间特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建筑院落之中国古典院落空间特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建筑院落之中国古典院落空间特质研究第一章绪论1.1研究源起与视角院落研究是老生常谈的课题,我们的前辈学者们梁思成、刘敦輔、刘致平、莫宗江、侯幼彬诸先生已经为我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打下了根基,后来的第二、三代学者们也为之晤首穷经,广做调研,作为一名年轻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为何要重提这个问题?又为何要探讨根本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我国传统院落和现代院落空间之间的关系?院落空间在建筑中普遍存在,无论公建或住居,古今中外皆然,在我国古代,院这一形式是从建筑至城市再到整个国家的基本建筑语汇。在建筑层面,我们看到从故宫到各地的民居、庙宇、学宫、衙署、园林,无一不以院落组织建筑群体;在城市

2、层面,自春秋时起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从卫所、县治、府治到都城,均以城墙作防御体系,明清故都北京更是有从宫城、都城到内城外城的多重围合,城市本身变成了一个大型院落;而在国家层面,我们看到锦延万里的长城则是围合文化的极致,它将整个中原地区置于院的保护范围之内。在西方的传统空间中,突出的印象是以帕蒂农神庙为渊源的单体式纪念性建筑,注重外部造型和光影塑造,但将视角放大到其他建筑类型,从爱琴文明时期的宫殿开始,院落也在西方包括伊斯兰地区的普通建筑尤其是居住类和修道院类建筑中发展,著名有爱资哈尔清真寺(972年,埃及)、圣乔治主堂(1563年,威尼斯)、法尔尼斯府邸(1589年,罗马)

3、等。1.2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院落,在中文里还有许多词语和院落意义相近,需加以考辩。类似的有庭院、内院、中庭,合院。在英文中,类似的词有Courtyard、Garth、Patio、Cortile、Adytum等。在中文词名解释中,我们以古代的《辞源》、《说文解字》2,现代的《辞海》3为参考。院落:《辞源》中的解释是庭院,《辞海》的解释是四周由墙垣围绕、自成一统的房子。即院落包括播垣、空地和建筑物在内的统一体。庭院:在古代,庭与院是两个互为联系又互为区分的字。《说文》中庭的意思是宫中也。《辞源》解释:1、堂前之地;2、厅堂;3、朝廷,通廷;4、挺伸、笔直。《辞源》对院

4、的解释为:1、由清垣围绕的宫室;2、唐宋以来官署名;3、居住等某些场所亦称院。而现代,《辞海》中的解释为正房前的院子,泛指院子。可见,庭指两个概念,可指除建筑物之外的空地,也可指建筑物本身。而院的范围则包含了这两者,和院落的定义类似。而在现代语境中,庭院一般指房子前的空地,广义上则可包含建筑与庭院。和传统汉语的指代有了差异。而其他词语并不见于中国传统语汇,而是在现代用来指代从西方转译过来的相关概念。在西方语境中,且以《韦氏大辞典》的定义作一探寻:Courtyard(合院):被建筑或建筑群全部或部分围绕的开敞空地。Garth(回廊内院):由回麻围合的开敞空地。Patio(后院):由

5、硬质铺装覆盖的平地(如砖或混凝土),通常位于房子后面,通常用于休息和娱乐。Cortile(内院):意大利府即中的主要院落。Atrium(中庭):在高层建筑中的开敞空间,光线可以透过顶部玻璃顶进入。(内院)被建筑物围绕的开敵矩形空地。第二章中国传统院落原型之空间特质2.1传统院落原型变迁按照荣格的原型理论,原型是先验存在的,在经过环境的刺激以后才会以某种确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建筑领域,原型的形成以集体无意识为基础,经历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才得以形成一种空间模式1。有必要先追根溯源院落空间产生之初,那是先人对外部环境作出的最初反馈,并形成固定的空间观念,代代相传,形成后世的心

6、理和文化定势,在那里可以看到原型的源头。对于中西方院落原型的生长母体一一两大文明系统而言,张光直先生曾有论断:世界古老文明区分为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所谓萨满式的文明,即以中国和玛雅为代表的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文明;一个系统是以两河流域文明为源头的西方式文明。前者是连续性的文明,即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有很大的连续性,它在本体的认识上始终保持了民神杂糅的特点。而后者则是突破性的文明或破裂性的文明,即以隔绝天地神人为前提,籍技术和贸易发展起来的文明。因此,在这样的文明背景下,具体到院落原型的变迁,中国的发展模式和西方分属两途。西方文化是断裂式文化,我们看到古希腊、古罗马、罗马风、中世纪、文艺

7、复兴时期、巴洛克等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演变,语言差异大,类型十分丰富,虽这种跃迁式的文化下在建筑上的表现则是片段式地继承和发展,如古罗马对古希腊柱式的继承,罗马风对古罗马拱券的继承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语言的继承等,但是文明的基本精神即以古希腊人文精神为基础的内核尚无损毁(除去中世纪时期)故基本的建筑和空间观念也有很大的继承性(中世纪的哥特建筑是例外)本文从院落的角度切入,在回溯院落的平面形式上也发现其中一定的继承关系。虽然这不是本文的讨论重点,但是明晰其间的关系涉及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