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

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

ID:10696424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第1页
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第2页
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黄平富,刘守志,魏宝强,武勇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传统汤药及西药柳氮磺吡啶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组、加味白头翁汤汤药组及西药柳氮磺吡啶组,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结肠黏膜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和汤药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均优于西药柳氮磺吡啶片,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的疗效相当(P0.05)。中药与西药的不良反应比较差

2、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关键词】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Jiap-heatulcerativecolitisandparetheeffectbetlydividedinto3groupsofJiaedicineSulfasalazinegroupptoms,thevariationofcolonicmucosaandadversereactio

3、nent.ResultThecurativeeffectsofboththegranuleandthedecoctione(P0.05).Thereedicinegroupinadversedrugreactions(P0.01).ConclusionJiap-heatulcerativecolitis.Keyp-heat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迄今具体病因欠明的特发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freel以上。(4)结肠黏膜活检见炎症反应,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具备(1)项及

4、(2)、(3)、(4)项中任意一项者,即可确诊。排除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1.2.2中医辨证标准2湿热内蕴型:病程较短。大便秽臭,便中夹脓带血,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胃痞纳呆,里急后重,身热,舌红苔黄,脉滑数。1.3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组成:白头翁15g,黄芪15g,白术15g,白芍15g,白芨10g,五倍子10g,秦皮10g,黄连10g,黄柏10g,丹参10g。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制剂),1剂/d,分2次服。对照Ⅰ组口服加味白头

5、翁汤汤剂(组成:白头翁15g,黄芪15g,白术15g,白芍15g,白芨10g,五倍子10g,秦皮10g,黄连10g,黄柏10g,丹参10g。由我院中药房代煎),1剂/d,分2次服。对照Ⅱ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每片0.25g,由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g/次,4次/d。三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结肠镜及血生化指标,记录三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整个疗程中的不良反应。1.4疗效标准依据文献3拟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等检查发现肠黏膜恢复正常,停药后观察6个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等检查发现肠

6、黏膜呈轻度炎症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结肠镜等检查肠黏膜病变有所好转;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结肠镜等检查结果无改善。1.5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数据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2结果三组UC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与对照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与对照Ⅱ组相比,疗效更加明显(P0.05)。见表1。表1三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仅2例出现食欲不振和上腹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治疗后血生化检查无异常发现;对照Ⅰ

7、组共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Ⅱ组共有1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其中不良反应症状以胃肠道反应和WBC减少为主。治疗组在不良反应方面与对照Ⅰ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与对照Ⅱ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2。表2三组不良反应比较3讨论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可概括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最终引起组织损害。中医病机主要为脏腑功能失常,气机紊乱,湿热内蕴,肠络受损,久而由脾及肾,气滞血瘀,寒热错杂1

8、,4。本疗法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符合中医临床用药要求,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方便服用。中药配方颗粒符合饮片炮制要求,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分装等工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