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十大文化脉系

铜川十大文化脉系

ID:10697112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铜川十大文化脉系_第1页
铜川十大文化脉系_第2页
铜川十大文化脉系_第3页
铜川十大文化脉系_第4页
铜川十大文化脉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川十大文化脉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铜川十一大文化脉系铜川地处黄帝文化圈核心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彭祖、阴康氏的传说在这里口耳相传。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耀州塔坡遗址为代表的一批上古人类,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绵绵6000余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铜川十一大文化脉系:姜女文化(爱情文化)、佛文化、耀瓷文化、红色文化、军事文化、中医文化、避暑文化、书法文化、清廉文化、文正文化、史学文化等十多项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姜女文化(爱情文化)铜川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孟姜女》的发生地,相传秦时铜川地区孟家原有女孟姜女,其夫范喜良

2、被强征修筑长城。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千百年来,孟姜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华文化圈广为流传。今在铜川仍然保存有姜女祠和孟家原,姜女故事在铜川口耳相传,脍炙人口。以孟姜女为代表的姜女文化,表现出中华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爱情的美好理想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佛文化铜川佛教文化底蕴深厚,以大香山和药王山南庵佛教遗址为代表的佛文化是铜川地域文化中的代表文化。两处佛教文化,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南北朝时期中原纷乱、胡汉融合大背景下佛教在铜川地区一枝独秀的发展世态。香山寺始建于符秦,兴盛于姚秦,隋唐时尤为兴盛,迄今1600多年。是

3、国内著名的佛都圣地,被誉为全国八小佛教名山。宋雍熙年间建设“圣果院”于中峰,清嘉庆二十三年重修禅院,始称“香山寺”。相传妙善公主于此修身成佛(即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素有“北香山,南普陀”的盛名。耀瓷文化在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中,铜川地区的耀州瓷可以算是一座中华文化丰碑。从塔坡遗址的陶片开始,以至后来的唐三彩、耀州青瓷,无不显示了古代铜川地区陶瓷业的辉煌璀璨。黄堡镇耀州窑为中国陶瓷史上六大名窑之一。其刻花青瓷誉为宋代青瓷之冠,选为“贡瓷”,兴销国内海外。金、元时期,玉华宫、上店、立地坡、陈炉镇诸窑场,相继兴起,承袭耀

4、州窑传统工艺,先后烧造1400余年。红色文化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横跨陕甘两省十四个县,面积数万平方公里,照金地区留有薛家寨、红军洞、陈家坡会议旧址等大量革命遗址。目前,照金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和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同志,惠家沟村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军事文化铜川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作为关中、陕北之间的天然门户,进可入关中平原,退可凭岔口、金锁关以险据守。战国时期,铜川处

5、于秦、魏两国交界地带,数百年间,见证了一个西部诸侯国的崛起过程,位于宜君县的战国魏长城,为这段历史留下了最好的见证。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新军,在铜川境内一带进行训练。著名军事家王翦祖孙经曾在耀州东边的宝鉴山-将军山一带为秦王常年练兵,至今在耀州东部地区关于王翦将军的传说依旧口耳相传,而将军山、宝鉴山的命名均与王翦有一定的关系。西汉时,作为北击匈奴的必经之地,铜川既发挥了战略要地的关键作用,又是汉军铸造兵器的大本营。因此,汉王朝在耀州设立殳羽县。殳为兵器,羽为祈祷、礼仪。大概因古代士兵每临大战前,将士们会手执兵器祈祷胜

6、利,祭拜兵器之神,而形成了殳羽崇拜,并因此形成了殳羽神、殳羽庙。据史料记载,直到明代,在今耀州五台村河东堡一带,依然保留有古代殳羽庙遗址。兵器崇拜,也为铜川文化增添了特殊的魅力。隋炀帝曾经巡游铜川照金地区,身穿锦衣绣袍,雨后映照金光,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故得名照金至今。中医文化铜川地处黄帝文化圈核心区,是中医养生岐黄文化发源地区之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古桥国疆域,囊括了现今铜川市全境。轩辕黄帝及其重要助手岐伯完成了中医史上的源头著作《黄帝内经》,为铜川留下了中华医药学的最早记录。 上古养生祖

7、师彭祖,晚年归隐铜川宜君彭镇。彭祖的养生理论也为铜川中医养生贡献了诸多增益理论。 至隋唐时,铜川籍名名人一代药王孙思邈,不仅在医学上建树颇多,更对铜川自黄帝、彭祖以来的养生理论家进行了集中整理。据有关资料记载,孙思邈一生共著作 70余部,流传下来30多部(含托名之作),其代表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唐以前医学研究成果之大成,融自己行医实践之体会,收方剂8200余首,成为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晚年,孙思邈隐居的罄玉山(今药王山)被誉为“中国医药保健第一山”。避暑文化铜川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帝王的避暑城。在铜川

8、境内,古代帝王留下了大量离宫别馆。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汉帝在耀州建立殳羽宫。次年,凤凰集殳羽北原(今塔坡原),因建步寿宫于此。后来,塔坡原也得名步寿原。前秦王朝统治关中时,在鹳雀谷(今岔口)以东药王山南庵一带建有离宫别馆,作为皇帝避暑行宫。药王山南庵的这些离宫别馆,后来成为南北朝时铜川佛教的一个重要传播地。唐时,在铜川建立了避暑行宫玉华宫,唐初三代帝王多次在此避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