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新闻报道媒体责任

灾难性新闻报道媒体责任

ID:1070135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灾难性新闻报道媒体责任_第1页
灾难性新闻报道媒体责任_第2页
灾难性新闻报道媒体责任_第3页
灾难性新闻报道媒体责任_第4页
灾难性新闻报道媒体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灾难性新闻报道媒体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灾难性新闻报道媒体责任摘要:不论是自然性灾害还是人为性灾害,灾害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也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做好灾难性新闻报道,应把握哪些原则?肩负怎样的媒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是每一位媒体从业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关键词:灾难性;原则;媒体责任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48-02社会生活不可能总是平安无事,自然现象也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灾害性突发事件常常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不期而至,它带给人们的是对生命的损害和扼杀、对物质的破坏和改变、对环境的摧残和毁

2、灭。更带给人悲痛、恐慌、焦虑和不安。面对灾难,媒体该以什么样的心理,担当什么样的责任,把握什么样的原则,做什么样的报道,这是每一个采编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一、什么是灾难性报道5所谓灾难性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性事件常常表现出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类无法防止的自然性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一类是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交通事故、凶杀、矿井瓦斯爆炸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

3、故等。二、如何把握灾难性报道灾难性报道不同于时政、财经、文化、体育等新闻报道,它既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更具有一般新闻所没有的特殊性。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媒体作为灾难情况公布的平台,政府和群众交流的桥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具体操作上,要把握四个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发生突然,不可预料,令人毫无思想准备,往往引起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大的社会影响,也同时带来来自各种民间渠道的信息,且传播性强、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极易引起受害者家属朋友的不满和敌对情绪,引发出事方和受害方的对立和矛盾,进而造成社会局部的不稳定。

4、因此,媒体面对灾害性事件,要第一时间派记者深入事发现场,尽快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原因、现场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事件进展及善后情况,并和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核实事件中的各种事实,按宣传部门新闻发布的统一口径,及时准确、有序有节的进行。5二是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就是说新闻事实要真实,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事实都要符合客观实际。李希光在谈到好新闻时说:“好新闻首先要准确,所有的新闻都要核实。”这就要求媒体记者要对报道中的每一个人物、地点、数字、细节都要认真核对,报道由政府发布的具有

5、权威性的信息和新闻现场所发生的真实情况,做到如实地反映事实。三是真实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都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从舆论和政治影响看,还是有损于政府形象,不利于当地的安定团结。因此,每当辖区发生灾难性事件,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想方设法封锁消息,遮之盖之,敷衍塞责,欲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掩盖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信息,隐瞒或减少死伤人数,欺骗媒体和舆论,欺骗上级组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媒体要有追求事实真相、为受害者主持正义的强烈的责任心。2006年5月18日山西左云煤矿有关负责人恶意瞒报,最初煤

6、矿上报5名矿工被困,最终核实57名矿工被困,17人遇难。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特大矿难,如果不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媒体记者冲破各种艰难险阻,一层层撕开这起被严重捂掩的特大事故的沉重黑幕,这个“惊天大案”的真相将“沉水底”。四是一致性原则。伴随着灾难,有关灾难的传言和信息通过手机、网络等载体及口口相传,海量的鱼龙混杂的信5息不断涌出。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就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采集的新闻要有可靠的新闻源,发布的信息要有对外一致的口径,对来自政府的部门的信息不能随意改变,对来自当事人、受难者及亲属、

7、目击者的说法要有甄别、分析和核实,不能在报道中掺杂记者个人的思想和情绪,使记者成为新闻的主角,要出于对政府、对受害者、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将客观准确的事实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受众,而不能提供前后不一、模棱两可、互相矛盾的信息,误导受众。三、灾难性报道的媒体责任灾难性事件往往涉及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全局,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媒体最重要的是要肩负自身责任,担当社会责任,也就是不仅仅是报道事实的责任,还在于配合支持当地政府有效处置事件的责任。同时,媒体还要

8、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为公众还原事实真相的同时,把如何将事件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如何有效地应对事件、如何使事件较快地得到解决等信息传递给受众,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一是守土有责,发出主流声音。人们常说:“大道不畅,小道必猖。”灾难发生后,由于其固有的社会关注度,容易多渠道传播各种版本的信息,造成判断上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给灾难的救援处置带来很多障碍。在灾难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