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战略意义论文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战略意义论文

ID:10705658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战略意义论文_第1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战略意义论文_第2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战略意义论文_第3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战略意义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战略意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战略意义论文.freel3,相当于全国亩均水量1752m3的18%;人均占有水量789m3,相当于全国人均水量2670m3的30%。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日趋严重。整个华北地区目前年缺水量高达40亿m3,其中缺水量最大的是京、津、唐地区,平水年份缺水12亿m3,特枯水年份缺水多达53亿m3。无论现在和将来,华北和京、津、唐地区缺水问题已经到了急需解决的时候。目前,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黄准海平原、白洋淀和青岛等都已实施和即将开展从黄河跨流域调水,使得黄河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更为突出。地处我国西北的青海、甘肃、宁夏、

2、内蒙古、陕西、山西六省区,黄河流域内的土地面积约68.59万km2、,耕地面积16485万亩,人口6627万,有40%的地区降水量在400mm以下,处于干旱地带。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生产潜力很大。仅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大柳树灌区,涉及宁、蒙、陕甘四省区的广大干旱地带,可开垦利用的土地在2000万亩以上,是我国将来重要的农牧业基地之一。黄河中游山、陕两省的沿河干旱高原需灌溉的面积还有1000多万亩,都仰赖黄河提供水源。预计到下个世纪前30年,黄河流域将建成煤炭、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四大支

3、柱产业和发达的林牧业,成为我国新的能源基地、化工基地和林牧业产品基地。而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西北、以致华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制约因素。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580亿m3。由于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t,需保持一定的水量输沙入海,可以利用的水量370亿m3左右。建国以来,黄河流域工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和生活用水大量增加。自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河段经常断流。根据目前的研究和预测,随着黄河流域及有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及人口的增长,即便尽量节约挖潜,黄河水资源也不能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初步估算,2020年后黄河上中游地区将

4、缺水150~200亿m3,必须依靠开源,由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解决。长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约10000亿m3,为黄河年径流量的17倍。长江水源丰沛,黄河水不足。把长江水源引向干旱缺水的北方,以南丰补北欠,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再分配、合理利用水资源、改造自然、发展经济、开拓西北、振兴华北的战略谋划,是合理开发我国国土资源的战略措施。从长江调水到北方,经过多年研究,已逐步形成东、中、西三条线路引水的布局设想,也就是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调水的三项工程。三条调水工程各有不同的供水范围。东线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黄准海平原东部缺水问题的战略性工

5、程。每年调水总量为300亿m3。中线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黄淮海平原西部缺水的战略性工程。年引水230亿m3。西线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缺水的战略性工程。初步设想,从长江上游通天河引水100亿m3,长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各引水50亿m3,年调水200亿m3。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提出早在1952年,黄委会就组织了河源查勘队。在查勘黄河源头的同时,查勘了从通天河引水入黄河的线路。1958~196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部委、有关省区通力协作,组织庞大的综合考察队伍,查勘的范围在北纬26~35度,东经

6、94~106度之间,包括云南省北部、四川省西部、甘肃省南部和青海省东南部,总面积115万km2。主要调水河流包括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涪江、白龙江等。在研究了多条引水线路基础上,最后提出了4条引水线路,由金沙江的不同引水口引水至黄河和黄河的支流贾曲河、洮河、渭河。这次查勘,涉及地域之广、动员人力之多,工作强度之大,都是查勘工作前所未有的。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提出的工程量过大,超越了客观条件。但是广大查勘人员,艰苦奋斗,取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料。目前随着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突出,西线调水问题又提上

7、了日程。1978~1985年,黄委会又组织查勘队4次查勘了西线引水线路和主要引水枢纽坝址。西线调水研究工作,断断续续,历时35年。我们把这个时期工作,称作西线调水的初步研究阶段,提出了最大可能调水量200亿m3的初步方案。1987年国家计委下文,决定开展西线调水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才由初步研究阶段,进入超前期规划研究阶段。三、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1987年,国家计委决定,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工作项目,要求1990年完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调水线路的规划研究报告,“八五”期间继续完成通天河和大渡

8、河调水线路的规划研究工作,并于1995年完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综合报告。由于调水地区基础工作薄弱,资料缺乏,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取得比较充分可靠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论证调水工程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根根任务总体要求,工程分两步开展,第一步先按雅砻江、通天河与大渡河分别进行各河调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