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ID:10716095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_第1页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_第2页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_第3页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子轨道理论1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是由2个或多个原子核构成的多中心轨道。分子轨道的波函数也是Schrödinger方程的解。分子轨道分为成键分子轨道与反键分子轨道,前者是原子轨道同号重叠(波函数相加)形成,核间区域概率密度大,其能量比原子轨道低;后者是原子轨道异号重叠(波函数相减)形成的,核间区域概率密度小,两核间斥力大,系统能量提高,如图所示:2同核双原子分子1).氢分子          氢分子是最简单的同核双原子分子。两个氢原子靠近时,两个1s原子轨道(AO),组成两个分子轨道(MO):一个叫成键轨道,

2、另一个叫反键轨道。氢分子的两个电子进入成键轨道电子构型或电子排布式为。电子进入成键轨道,使系统能量降低,进入反键轨道将削弱或抵消成键作用。2).分子轨道能级图与分子轨道形状         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组成分子时,用2s,2p原子轨道组成的分子轨道,示于图9-3-2由图可见,分子轨道的数目等于用于组合原子轨道数目。两个2s原子轨道组成两个分子轨道和,6个2p原子轨道组成6个分子轨道,其中两个是σ分子轨道(和)4个是π分子轨道(两个和两个)。相应的原子轨道及分子轨道的形状如图下所示。由图可见:      ●

3、成键轨道中核间的概率密度大,而在反键轨道中,则核间的概率密度小。      ●一对2pz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组合形成分子轨道,时,电子沿核间联线方向的周围集中;一对2px(2py)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组合形成分子轨道,时,电子分布在核间垂直联线的方向上。3).氧分子      O2共有16个电子,O2的电子构型:                              O2分子有两个自旋方式相同的未成对电子,这一事实成功地解释了O2的顺磁性。    O2中对成键有贡献的是(σ2p)2和(π2p)4这

4、3对电子,即是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O2的两个π键是三电子π键,反键轨道中的一个电子削弱了键的强度,一个三电子π键相当于半个键,故O2的叁键实际上与双键差不多。4).氮分子   N2的分子轨道能级图与O2比较,只是在和的相互位置有区别。                  N2的2p和2s轨道能量相差不大,组成的分子轨道中的能量比能量低(图9-3-4)N2分子的电子构型    N2中有叁键,与价键理论讨论的结果一致。    在第二周期中,B2,C2,N2的分子轨道能级都属于N2型,π2p轨道的能量低于σ2p,O2

5、,F2都属于O2型,即σ2p能量低于π2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