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doc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doc

ID:10717280

大小:3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doc_第1页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doc_第2页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doc_第3页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doc_第4页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它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价格指数出现负值;二是负值状态持续半年以上。自1997年10月开始,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一路下跌,1998年4月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开始负增长,1998年全年,这两个物价总水平都出现了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负增长。进入1999年市场物价继续走低,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2%,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8%,

2、可见,我国正处于通货紧缩时期。  一、形成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  通货紧缩的出现,有其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通货紧缩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导致潜在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结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而沦为无效供给,造成商品价格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通货紧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特有的体制矛盾与结构矛盾爆发的结果。  (一)体制缺陷。  第一、企业产权制度缺陷。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国目前90%的国有企业仍然是独资形式,停

3、留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形成的拥有相当经营自主权,只负盈不负亏的体制水平上,只有10%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它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价格指数出现负值;二是负值状态持续半年以上。自1997

4、年10月开始,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一路下跌,1998年4月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开始负增长,1998年全年,这两个物价总水平都出现了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负增长。进入1999年市场物价继续走低,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2%,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8%,可见,我国正处于通货紧缩时期。  一、形成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  通货紧缩的出现,有其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通货紧缩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导致潜在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结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而沦为无效供给,造成商品价格水平较长时期处于

5、低位徘徊的局面。  通货紧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特有的体制矛盾与结构矛盾爆发的结果。  (一)体制缺陷。  第一、企业产权制度缺陷。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国目前90%的国有企业仍然是独资形式,停留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形成的拥有相当经营自主权,只负盈不负亏的体制水平上,只有10%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向多元投资主体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转化。实际上这种制度转化也是很不彻底的,表现在各投资主体的股权代理关系扭曲,企业资产控制权、资产剩余控制权,资产剩余索取权的配置残缺上:作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的国家,授权企业法人和企业内部职工代理经营企业资产,这种承包经营是为了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产权的国有形式,其剩余控制权归属企业内部人,剩余索取权却归属于国家,这种典型的产权残缺使企业经营决策者为自己及内部人谋利益,追求企业内部人

7、的效用目标,偏离所有者的财富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企业承包责任人名义上可以由推荐、选举、招投标方式产生,但实际上,企业承包人多数是由主管部门任命产生的(占81、5%,1999年数据),这使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政府的“附属物”,无法摆脱政府对其生产经营的行政干预,难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得企业的经营机制与市场需求极不适应,市场调节力弱,价格机制呆滞,竞争力较差,奖金周转慢,产品质量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