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外资的中印之争论文

引进外资的中印之争论文

ID:10717728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引进外资的中印之争论文_第1页
引进外资的中印之争论文_第2页
引进外资的中印之争论文_第3页
引进外资的中印之争论文_第4页
引进外资的中印之争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进外资的中印之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进外资的中印之争论文..历史与现状:FDI的中印比较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在经过长期的经济封闭后对外国商品和资金打开了大门。比较而言,中国的经济更封闭,但中国的开放比印度早10年,也更大胆,尤其是在外国直接投资(FDI)方面。我们以统计和经济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发现两个国家在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和反应方面有非常有趣的相似之处,也有很惊人的差异。研究发现..,两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都是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并且初期投资效应都滞后。但是,目前在中国,FDI已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而在印度还不是这样。关于中印F

2、DI的比较研究的一些传统事实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从投资数额上看,中国超过印度很多倍,1997年至1998年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32亿美元,而1997年中国的FDI总额为390亿美元,印度不到中国的1/10。(2002年中国的FDI为527亿美元,印度仍相差很多。编者注)外国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始的时间比印度至少早大约十多年。中国现阶段改革进程也早于印度1991年开始的经济自由进程,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就有人在谈论改革。实际上,1992年起印度的总FDI情况与中国1983年以来的FDI情况并没有很大不

3、同:印度改革第6年(1997年到1998年)的FDI为32亿美元,这个数字与中国开始引进外资的第6年,1988年得到的34亿美元的FDI的数字相差不多。或许,两个国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至少是在初始阶段。数据显示,1984年和1992年至1993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经历了飞速增长。印度却没有出现这样快速的增长。印度的FDI在1997年之前,呈现出缓慢但是稳定的增长。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印度的FDI略有减少,直到2000年才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似乎

4、没有影响中国FDI的稳定增长。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与印度大不相同,它主要是来自于东亚,尤其是香港、台湾和澳门(以下简称港澳台)地区,占了中国大陆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5%,有时候甚至超过80%。主要是由华侨进行的投资。印度侨民(NRI)也从不同的国家对印度进行投资,但是却不能与中国海外华人对中国的投资相比。事实上,海外印度人的投资在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例在此期间大幅减少。在两个亚洲大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构成、行业投向及区域分布,有很大的不同。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食品和饮料、纺织和服装、轻制造业,占香港

5、对中国大陆制造业投资的45.8%,占台湾对中国大陆制造业投资的45.2%,而只占美国对中国大陆制造业投资的35.2%,占欧洲对中国大陆投资制造业投资的32.4%。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如化工、制药、电子(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和机械,分别占香港对中国大陆投资的45.7%,占台湾对中国大陆投资的44.1%(事实上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投入了电子工业的劳动密集型组装阶段),占美国对中国大陆投资的52.5%,欧洲对中国大陆投资的61.8%。不同来源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也显而易见,投资者都喜欢在沿海地区投资。选择在沿

6、海地区是因为企业多为出口导向型。沿海地区因为吸收了海外华人的投资,已经成为高度城市化的人口聚集区和庞大的消费品市场,这些地区也发展了基础设施,这对于小型的劳动密集型的投资也许不重要,但是对大规模的资本和密集型工业来说,确实是必不可少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的FDI的增长与中国的出口总额、构成和各省的出口份额的重大变化密切相关。在印度的FDI主要有两种形式,跨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外国投资者与本地投资者的合资企业。从投资额上讲,后者占的比例更大,主要投资于电力(3%)、IT服务(20%)、软件

7、业(13%),也投资于汽车和金融服务(各占5%)。跨国公司的独资企业分布在各个行业,除了电力、IT和软件之外,包括石油、电子和制药等其他服务业。总而言之,印度的FDI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软件、服务(尤其是IT)和技术上具有复杂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纺织、食品加工等完全不在投资范围。我们还发现,印度的FDI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而非出口导向,只有独资企业9%的投资额和合资企业4%的投资额是出口导向的,有趣的是,除了对软件和IT服务业的投资以外,出口导向的投资是在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

8、(即使在这些行业的投资额非常小)。不同的投资方向:FDI的中印比较1.外国直接投资的标准模式对印度和中国的意义为了投资海外,大的集团公司必须拥有专属于自己的某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国内市场的生产并不能消耗掉这些无形资产。这些资产必须带来利润以抵消在异国经营,并与当地公司进行竞争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括高昂的管理和通讯成本,因为跨国公司要求大量的会计数据和信息控制;需要特殊保密和监督措施。在技术仿造非常盛行的环境里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成本与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