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

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

ID:10742102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_第1页
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_第2页
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_第3页
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_第4页
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经济发达地区的法院均遇到了一定数量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以下简称高空抛物案件〔1〕)。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法律适用方法,各地法院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往往迥然不同,甚至连学术界对此也是观点不一,从而极大的削弱了法律的确定性。笔者在本文当中拟以德国通行的法律适用方法归入法〔2〕作为主要分析框架,对于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分析。一、离空抛物案件的偏求权甚础分析按照德国归人法的分析思路,对于高空抛物案件的解决之道,最为重要的就是找到合适的法律基础,亦即原告诉讼请求可以获得支持的法律依据。目前各地法院及

2、学术界对于高空抛物案件所应适用的法律基础主要提出以下三个第一,《民法通则》第126条关于建筑物贵任的规定;第二,《民法通则》第132条关于公平贵任的规定;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4条关于共同危险行为的规定。此外,还有学者提出,高空抛物案件最好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不予受理。下面就让我们一一检验上述四个法律基础能否解决高空抛物案件所带来的法律难题。(一)、《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适用问题《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是民事案件的可受理性问题,其包括四个前提要件,分别为: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

3、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高空抛物案件当中,存在争议的主要是第二个要件,即是否满足明确的被告要求。因此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问题是高空抛物案件当中可能造成抛掷物危险的业主是否属于明确的被告?对于明确的被告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与案件有直接关系的被告。其主张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益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利害关系人。〔3〕因此,明确的被告也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被告。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确的被告是指身份明确

4、的被告即只要原告在起诉状中列明被告的基本情况,并提交反映被告准确身份的证据,就可以视作明确的被告。〔4〕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有二。第一,从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1、2两款对于起诉条件中原告和被告的要求使用了不同的表述。对于原告的要求,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对于被告的要求则仅仅藉要明确,因此,如果将明确的被告同样解释为与案件有直接关系的被告违反《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1、2款的体系设置。第二,从目的解释的角度出发,以没有明确的被告为由对高空抛物案件受害人的起诉不予受理,将在无形中剥夺了受害人的诉权,同时也违

5、背现代国家司法最终解决的理念。〔5〕回到高空抛物案件当中,我们发现,案件的原告一般均在起诉状中列明了各个被告的基本情况,并且提交了能够反应被告准确身份的证据,符合前述第二中明确被告的解释。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高空抛物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二)、《民法通则》第126条的适用问题《民法通则》第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贵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对于高空抛物案件来说,《民法通则》第126条能否作为正确适用的法律基础主要取决于该条款当中的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这一前提要

6、件能否得到满足。因此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问题是高空抛物是否属于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对于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同样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对于一座建筑物上坠落下来的物,不管是投掷的也好、倾注的也好,悬挂物或者搁里物坠落也好,都是建筑物中的物坠落所致损害。〔6〕因此,对于《民法通则》第126条当中的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应当扩张解释为一切物件坠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悬挂物、搁物脱落、坠落致人损害属于建筑物的物件致人损害;而抛掷物致人损害则属于人的行为致人损害。虽然抛掷物致人损害的直接标的是物,但其根本原因是人的行为,是侵权人利用物致人损害。〔7〕因此,对于《民法通

7、则》第126条当中的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不能进行扩张解释。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除了前述几点之外还在于扩张解释是指法条文义过于狭窄,不足以表示立法真意,而通过扩张法律条文的文义,以求正确阐释法律内容的解释方法。〔8〕一般来说,扩张解释虽可扩大文义的范围,但不得超过法条可能的文义。因此将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定义为一切物件坠落,而无论其是基于人的行为还是自然原因,超越了法律解释的范围,不符合法律解释的一般规则。回到高空抛物案件当中,由于受害人的损害由加害人的抛掷行为造成,与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不同,因此笔者认为高空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