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研究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研究

ID:10774110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研究_第1页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研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研究(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儿科,河北秦皇岛066000)中国1/vie  [摘要]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为RV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儿科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5例RV感染性腹泻患儿纳入感染组,对照组招募100名健康儿童志愿者。检测两组受试儿童粪便RV,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D3],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水平及免疫球蛋白G(IgG

2、)、IgA、IgM,分析RV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的关系。结果:感染组1-25(OH)D3、IgG、IgA、IgM低于对照组,其IL-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临床研究已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儿童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测指标  此次研究检测指标包括粪便RV及血清指标:(1)粪便RV:取受试儿童粪便,以乳胶法检测粪便RV感染情况[5],RV抗原检测试剂盒购自芬兰Orion诊断公司;(2)血清指标:无菌采集受试儿童晨起空腹肘静脉血6mL,分装于3个2mL试管内,分别

3、用于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D3],  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水平及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检测,其中,1-25(OH)D3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6],试剂盒购自美国Rapidbio公司;IL-2、IL-4检测使用ELISA法,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IgG、IgA、IgM检测采用透射比浊法[7],试剂盒购自美国Roche公司。  1.3分析方法  比较两组受试儿童粪便RV及血清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以自变量的形式纳入多因素分析,

4、以感染性腹泻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检验1-25(OH)D3等指标对RV感染性腹泻易感性的影响。此外,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1-25(OH)D3与其他血清指标的相关性。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性别、RV阳性率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影响RV感染性腹泻易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Cox回归方程,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感染组1-25(OH)D3

5、、IgG、IgA、IgM低于对照组,其IL-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影响因素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25(OH)D3、IgG、IgA、IgM降低及IL-2升高是导致RV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上升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2.2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1-25(OH)D3与IL-2呈负相关(r=-0.426,P<0.05),与IgG(r=0.525)、IgA(r=0.631)、IgM(r=0.531)呈正相关,均P<0.05。  3�论  RV是

6、引起儿童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其传染性极强,除粪-口途径外,还存在呼吸道传播途径,报道表明,6个月~3岁婴幼儿RV感染率极高,这与该年龄段婴幼儿机体免疫、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而来自母体的抗体已明显下降有关[8]。由于RV感染性腹泻尚无特殊治疗药物,临床多强调以RV疫苗预防腹泻发生,但仍有部分家庭未按免疫频次要求接种或无RV疫苗接种史,导致我国儿童RV感染性腹泻发生率居高不下[9-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