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

ID:1077614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_第1页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_第2页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_第3页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_第4页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摘要】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一种方法,即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预防疾病和减少疾病在冬天发作,治疗适应范围: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虚寒型)、慢性腹泻、风湿性关节炎。选取麻黄、元胡、麝香等六味中药按比例研成粉末,用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成人一般贴3~6h,儿童1~2h。我院已开展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40多年,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不少咳喘、过敏性鼻炎患者冬天发病减少,症状减轻,病轻者甚至不发作;许多免疫力低下、易感冒的儿童,冬天感冒减少,症状减轻、病程短,吃药也易控制疾

2、病。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的护理治疗经验,本文就我院40年来的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浅谈护理体会和健康指导。【关键词】三伏天;穴位贴敷;护理体会;健康指导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虚寒型)、慢性腹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困绕着许多患者,虽经中西医方法治疗,仍会反复发作,造成工作、生活的痛苦。我院40几年来开展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这些疾病,疗效显著,并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5三伏天贴敷治疗是以“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有其适应证及临床应用1.1三伏天“冬病夏治”理论依据冬病夏治是以《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哮

3、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病,多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且好发于冬季,故称“冬病”;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的夏季,采用穴位敷贴疗法,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故称“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即于人体体表穴位敷贴药物,通过药物、俞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其根据《内经》“春夏养阳”原则,特取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治疗[1]。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则是以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利用三伏天天气炎热,在局部俞穴上敷以辛温发散之药,以达祛除寒邪,宣通经络,补益人体正气之功效。1.2三伏天贴敷治疗的

4、适应证5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虚寒型)、慢性腹泻、风湿性关节炎。“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贴药,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到达有关脏腑,借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抗菌能力,旨在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防冬春季发病。在冬病夏治理论的指导下对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冬病”进行三伏天穴位贴敷,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驱散内伏之寒邪,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作[2]。2用药和方法2.1药物选取麻黄、元胡、麝香等六味中药按比例研成粉末,用姜汁调成膏状。做成直径为3cm、高约1cm的圆形药饼。2.2敷贴时间每年夏

5、天之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2.3取穴不同疾病一般取穴如下,并根据病情加减穴位:哮喘:哮喘穴、风门、肺俞,严重者加心俞、膈俞;过敏性鼻炎:风门、肺俞、鼻炎穴(大椎旁1寸上2寸);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穴、风门、肺俞;慢性胃炎:脾俞、胃俞、中脘;慢性腹泻:天俞、脾胃俞、大肠俞。2.4操作方法患者取座位或俯卧位,暴露所选穴位,先用姜片涂擦局部穴位,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胶布过敏者用纱布覆盖块状药膏于局部),成人一般贴3~6h,儿童1~2h,连续3年为1个疗程。3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3.1贴敷前的心理护理5为使患者配合治疗,贴敷前应先做好心理护理。通俗地向患者说明三伏天贴敷俞穴治疗的机理

6、、贴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三伏天阳热盛,贴敷温热药物后增加机体御寒能力,至冬则少发病;将药膏贴于所定的各个穴位,一般2h取下,如有个别起疱,也有办法处理;只要坚持贴敷,疗效是很满意的。使患者对穴位贴敷疗法心中有数,消除患者惧怕敷贴后起疱、疼痛等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3.2贴敷中的观察护理贴敷中密切观察,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对药膏的耐受程度而分情况护理。对药物耐受能力强可贴3~6h;小儿及皮肤敏感者,若耐受不了灼热感,可根据自己的耐受度,及时取下,不受2h所限。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而不起疱,既达到治疗目的,又无起疱的痛苦。3.3贴敷后的局部护理药膏

7、贴上后局部皮肤会有灼热感,为正常反应,一般过2h后把药膏取下,若皮肤已潮红,说明药物已起效。取下药膏后局部潮红,有微热感,则无需处理,注意洗澡时不要伤着即可。若局部潮红甚,热痛重则有起疱的可能,或已有粟粒状小疱者,立即用75%酒精棉球轻轻擦洗,可减轻疼痛,防止起疱,必要时1h擦1次,可起到少起疱或不起疱的作用,同时嘱患者不可搔破,防止感染。若去掉药膏后局部起绿豆大水疱,有的则在半天或1天后起疱,甚者整个贴敷部位起1个大疱,可先局部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