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

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

ID:10797101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_第1页
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_第2页
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_第3页
资源描述:

《纤夫号子 精神永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纤夫号子精神永存       -  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对纤夫有过粗浅的印象,那时的纤夫是与压迫和痛苦联系在一起的。多年以后,知道在咱们中国也有纤夫,而这里的纤夫是与勇敢和无畏联系在一起的。可惜的是,纤夫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绝迹,已然退出历史舞台。  纤夫是长江流域的活化石,他们是大无畏精神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视三峡航道为畏途,武隆地段更是如此,尤其在羊角五里滩,70年代前,上行船只全靠船工拉纤缓行,更加体现了武隆人与自然搏斗的精神。面对自然天堑,诗仙李白尚有“巴

2、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的感叹,而纤夫作为古老船运的动力之源,他们从未向崎岖山路低头,从未向烈日低头,从未向险滩低头,从未向湍湍急流低头,没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是万万办不到的。这是一种属于巴渝的再纯粹不过的硬汉子精神。他们是千百年来中国水上运输的推动者和生命的守护者。  纤夫是长江流域特有的文化符号,是负重前行精神的象征。无论急流还是险滩,无论狂风还是巨浪,纤夫始终是勇往直前。尤其是逆水倒拉纤,凭血肉之躯承载千钧重量,犹如泰山压顶,血汗并流,根本没有退路可言。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纤夫弯腰弓背,使

3、尽浑身力气手拉绳索的场面。这需要何等的耐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民谣形容拉纤的场面说:脚蹬石头手扒沙,当牛做马把纤拉。他们身体弯得像一张弓,是对大地的敬畏。绳索把肩上勒出血印,是他们对自然和命运的抗争。  船工号子是纤夫生命的呐喊与放歌,是团结奋进精神的象征。一条船在河上,需要若干纤夫齐心合力,才能远航。粗犷、豪迈、古朴、野性的船工号子,声如洪钟,如炸雷一般震荡开来,这是纤夫特有的歌谣。这也许是他们心灵的慰籍,是对生命的呼啸。这种呐喊和呼啸能使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喊就喊,想唱就唱,喊得地动山摇,

4、唱得荡气回肠!  船工号子是原生态音乐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豪迈激越精神的象征。拖杠号子、出艄号子、摇橹号子、掌力号子、拉纤号子,丰富多彩,各有千秋。作为巴渝地区特有的原生态音乐,它们声腔高亢嘹亮、节奏舒缓、旋律悠扬,具有鲜明的民歌风味。仿佛喊着号子就能激发纤夫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他们能够闯险滩、越急流,战胜我们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这些号子豪迈铿锵、激越优美,恰似一组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纤夫是勇闯鬼门关的勇士,胆识过人,桀骜不驯,但他们也是豁达、质朴、开明,具有乐观向上、遇险不惊的本色。在旧社会虽

5、遭受深重苦难却不忘报效祖国。抗日战争时期,为支持抗战,纤夫们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下把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炮火从事交通运输工作,激越的号子声响彻云霄,是对侵略者的控诉和嘲笑,至今犹在耳畔……  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昔日的急流险滩变成了高峡平湖,机械船也取代了人力船,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纤夫号子已成千古绝唱。我们只能在历史的片段中搜寻船工号子的点滴记忆,但是纤夫精神和号子文化将永远铭刻于人们心中。这种精神正是巴渝人民历经劫难、浴火重生、坚强奋进的力量源泉!所幸的是武隆地区对传承历史文化,保护自然遗产早有远见,今天

6、我们依然能在旅游时到当地看到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纤夫号子,精神永存!传承千秋,激励来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