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论文

高级技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论文

ID:10804362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高级技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论文_第1页
高级技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论文_第2页
高级技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论文_第3页
高级技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论文_第4页
高级技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级技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级技工短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论文内容提要:近年来高级技工短缺一直困扰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直接原因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高技能人才严重供不应求。但从深层次来说,则是政府对此重视不够、培养机制不合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中传统人才观念严重偏差等多种因素导致的。高级技工短缺的趋势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政府主管部门应整合部门之间的资源,建立一个培养高级技工的良性机制,共同促进技工教育的发展。尤其需要企业和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密切

2、合作..毕业,通过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于行业需求的各类技工人才。关键人词:高级技工技工短缺民工荒教学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6年第二季度曾发布的全国9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供不应求。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的求人倍率(即招聘职位与求职人数之比)最高,分别为2.08、1.96和1.71。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并不高,技术工人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在全国城镇约1.4亿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其中初级工所占

3、比例高达60%,中级工的比例为35%,高级工只有5%。2007年初浙江省城调队在杭州、宁波、绍兴、台州四地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级技师缺口率达93.8%,技师缺口率为66.0%。这些缺口岗位大部分集中在工艺设计、机械加工、电器设备、光机电一体化等生产附加值高的产业。长三角地区高级技工短缺的状况使许多企业的生产陷入困境,2006年底,上海一家民营企业开价40万元请三位日本“洋技工”,江苏28万元聘不到高级电焊工,杭州开出6000元月薪,3个月只招到两名技工……经济发展处于升级换代的长三角,由于“高级技工荒”

4、形势日趋严峻,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已呈现出“木桶短板效应”,遏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浙江的宁波等地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人均GDP去年已经超过4500美元。按照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这一阶段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和对普通工人的需求都将出现急剧增长,也就是说,今后几年,技工荒、用工荒还将持续。从表面上看,技工短缺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技能人才严重供不应求;但从深层次来说,则是政府对此重视不够、培养机制不合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中传统人

5、才观念严重偏差等多种因素导致的。高级技工短缺的趋势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一旦等其对经济发展的掣肘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我们将会付出沉重代价。但此问题还没有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所以有必要对高级技工短缺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期建立一个培养高级技工的良性机制。一、培养机制的弊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高级技工都由企业培养,培养的费用实际上以隐性支出的方式计入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现阶段劳动力要素几乎完全市场化了,越是紧缺的人才流动越自由。一个企业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费用培养的高级

6、技工跳槽会给自己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多数企业不愿在高级技工的培养上花太多的成本,更倾向于需要时再到劳动力市场上去招聘。这样就促进了技术工人的流动,而工人流动过于频繁直接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企业急需懂技术、又懂电脑的年轻技工,年轻技工的频繁跳槽又让企业不敢轻易使用和培养,这种现象被专家分析为“技工热综合征”。培养机制的第二个弊端是,技工类、高职类学校大部分没有把培训条件纳入综合投资。由于培养一个高级技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学校缺乏资金来源,从设备、场地到师资都力不从心。所以多数学校能培养出合格的初级技工

7、就不错了。例如就培养一个一般的焊工所需要的费用来计算,一年就需要花费6000-7000元,一般大专院校收取的学费连这一半还不到,职业技术院校生源不足、收费又低,因此学校培养这类学生的积极性本来就不是很高,同时,焊工又是一个十分辛苦的工种,..毕业大多学生都不愿意就读此专业。而这一专业的学生恰恰是企业最缺乏的。所以现在造船、建筑、石油炼化企业对焊工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内部培训机制的弊端,企业平时不重视培训,用人制度、岗位制度等的不规范,同样是造成“技工荒”的重要原因。由于企业担心培训反

8、而导致人才流失,因而对技工的培训和技能鉴定不热心。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不同企业之间差异很大,岗位制度、岗位待遇不规范,低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的划分界限不明确,各岗位待遇通常由老板说了算,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简单地实行同工同酬,高级技工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因而工人钻研技术、晋级的积极性难以很好地调动起来,造成了企业即使具备培养高级技工的条件也难以培养出足够的高级技工,即使拥有高级技工,其才智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现象。其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