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

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

ID:10818209

大小: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8

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_第1页
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_第2页
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_第3页
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_第4页
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各民族人民在自己所生成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又使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或称为文化的民族性。这样,也就使得我们的世界涌现了多种文化体系,或称为文化的多样性。甚至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民族,有多少国度,就有多少文化体系。如,我们所说的古老的玛雅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爱琴海文化、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华夏文化等。这样众多的文化体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多彩的文明景观。世

2、界是各民族人民所共创的,世界文化也是各族人民所共建的。在当今的世界,也同样存在着多种文化体系。如西方的欧美文化圈,东方的中华文化圈,佛教文化圈,还有阿拉伯文化圈,拉美文化圈,等。民族政治文化的内涵现代政治科学关于政治文化的研究产生于本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首倡者是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其后便成为政治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政治学者基本上是从政治心理视角来界定政治文化。如,阿尔蒙德说“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而另一美国学者派伊(L·W·Pye)也说“政治文化一词涉及政治上一切有关的取向,不论是认知

3、的、评估的或表情的”。其他学者也都有相似的看法。作为结构一功能主义的代表,阿尔蒙德不仅注意到政治的客观方面,即结构及其功能,而且注意到政治的主观方面,即政治文化现象。这样,使政治科学不是停留在对客观的政治制度的考察和研究上,而是进一步深入到政治的主观、内在方面。同时,他还认为政治结构一功能(客观)和政治文化(主观)二者是互动的。政治结构通过政治社会化传播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而一定的政治文化则支持、维持和变革政治结构体系。作为当代政治科学家,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是有其科学价值的,他弥补了传统政治学单纯着重制度研究的欠缺,深化了对政治

4、现象的认识。然而,行为主义政治学是主张所谓“价值中立”的,他们否定“价值判断”,对事物不作定性分析。这样,他们只从感性方面、心理方面认定政治文化,而否定意识形态的作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关于政治文化的看法,在我国学者中是不一致的。一种也是把政治文化主要归结为政治心理方面。如,马起华说“政治文化是个人对于政治系统及自我在系统中所担任角色的心理取向”。丛日云也是把政治文化归结为政治态度、信仰、情感、价值等基本取向。另一种见解是将政治文化广泛化。即政治文化不仅包括政治心理方面,还包括政治理论、思想,以及政治制度。如朱日耀先生即认为“政治文

5、化应含有与政治相关的各个层次的文化”,其中包括有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几个方面。上面两种看法,可说是政治文化的广义说和狭义说。广义说将政治文化广泛到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狭义说则仅只是指政治心理方面的政治取向。除此以外,还有第三种看法。把政治文化既看成是主观方面的现象,但又不仅仅指政治心理方面,而是包括政治心理方面,还包括政治思想方面。或者说是包括上层建筑的观念形态部分。如我曾说过“所谓政治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理论、思想、价值观念的总积淀”。王沪宁也说“政治文化是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

6、意识领域,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具体的说,包括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这点,王惠岩教授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政治文化既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非理性的情感认识因素,也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的理性认识因素。即政治文化既应该包括在政治生活中起着潜在作用的社会政治心理因素,同时还应该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对人们政治行为起着规范和支配作用的政治思想”。总之,我的看法是居于中间的。即一、政治文化是人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观方面;二、作为主观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心理因素,而且包括

7、政治观念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形态(政治观念、政治思想)二者是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的。政治心理是潜藏在人的内心世界,是不表露在外的。但是它却促进着人们政治观念的形成,即人们对政治生活有系统的认识,而政治心理又受其政治思想的支配,即人们是在一定的政治观念影响下产生出一定的政治情感、信仰和认知的。也就是说,政治思想引导人们的政治心理;而政治心理又推动政治思想的形成。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应该说政治意识要比政治心理更为重要。因为心理只是一种内在的政治价值取向,而政治意识形态则往往作为一种系统的观念表露在外,并可能形成一种行为规范。至于客观方面

8、,或是政治制度方面,则只是政治观念形态的载体。就是说政治的主观方面必须通过客观载体来体现,而载体本身则不属于政治文化范畴之中。这点是与其他文化现象相一致的。由于自然的、经济的、政治的环境的不同,也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的不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