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组第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组第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ID:10840428

大小:7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8

四年级组第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四年级组第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四年级组第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四年级组第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四年级组第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组第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组第三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主备:汤桂华教学时间:2012年9月17日——9月21日教学内容:第5———7课教学课时:8课时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题西林壁》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3、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庐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5.齐读

2、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学生质疑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

3、高”强一些,“低”弱一些。(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课件,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

4、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板书设计: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业设计: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A、做题B、书写,题写C、题目  2、只缘身在此山中。()  A、缘由B、缘分C、因为  二、补充成语。  ()精会神自相()盾舍()为人  ()盆大雨守()待()波()壮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5、,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教学过程  一、学习"豚"字    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    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4、完成课

6、后练习1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1、查字典2、咨询老师    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7、  五,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六、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