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越的浪漫 凄美的感伤论文

激越的浪漫 凄美的感伤论文

ID:10844683

大小:6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激越的浪漫 凄美的感伤论文_第1页
激越的浪漫 凄美的感伤论文_第2页
激越的浪漫 凄美的感伤论文_第3页
激越的浪漫 凄美的感伤论文_第4页
激越的浪漫 凄美的感伤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激越的浪漫 凄美的感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越的浪漫 凄美的感伤论文..摘要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洪昇的《长生殿》都歌颂了“情至”理想,然而由于时代和作家个人等方面因素,二者在“情至”、“情始”、“情追”、“情圆”等具体表现方面有着诸多不同。《牡丹亭》欢快激扬地唱响热烈与浪漫,《长生殿》则凄美婉转地吟出悲郁和感伤;前者是万物欣欣的阳天春日,后者是西风残照的落日余霞——绚丽至极却又透出几分萧瑟悲凉。关键词汤显祖;洪昇;《牡丹亭》;《长生殿》;“情至”理想16世纪末叶,汤显祖的《牡丹亭》横空出世,发出了对“情至”理想的深情呼唤: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

2、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一个世纪以后,清代戏剧家洪昇的《长生殿》,再次高高举起汤显祖的“情至”旗帜:满江红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与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于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洪昇是《牡丹亭》的推崇者,他称赞《牡丹亭》“搜抉灵根,掀翻情窟”、“肯綮在死生之际”。在获悉有人称《长生殿》“乃一部闹热《牡丹亭》”后,他欣欣然“以为知言”。在洪昇眼里,爱情如白日不朽似青史长存,可以感动金石可以超越生死。

3、这样的“情至”理想与汤显祖在《牡丹亭》里颂扬的“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生死离合之情何其相似!然而同样歌颂“情至”,《牡丹亭》和《长生殿》无论是在文化内涵上或是在审美色调上都有极大的不同。一、情至:反理与融理“情”是《牡丹亭》的根本,但汤显祖并没有囿于男女爱情,而是将“情”作为反“理”的武器:“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这里的“理”,既指生活常理,更指压抑人性的理学。晚明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东南一带刚露头角,就已对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王阳明心学的流行,更助长了异端思想的传播。以抑制人性、否定情欲为主要特征的传统道德,失去了往日的绝对权威和号召力,被长期压抑

4、的人情、人性从礼教的堤防中溃决而出,情欲得到肯定甚至纵容。汤显祖站在时代前列,其《牡丹亭》以对“情至”理想的热情歌颂呼唤一个个性解放时代的到来。《长生殿》继承了《牡丹亭》的“情至”理想,但又作了不同的诠释。如果说汤显祖通过《牡丹亭》达到以“情”反“理”的目的,洪昇则借用《长生殿》阐明以“情”融“理”的愿望。洪昇所生活的清初,儒家思想再次被确定为帝国的指导思想,复古主义和禁欲主义盛极一时,明末那种风起云涌的个性解放思潮逐渐向理的文化复归。《长生殿》所写的帝妃之情,符合当时的道德观念,和《牡丹亭》宣扬的反理之情,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长生殿》既歌颂了“生生死死为

5、情多”的爱情,但又将情欲伦理化,在满足民众对情感和艺术的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自觉遵守统治者设定的道德规范。虽然他对“情至”理想的热烈颂扬,也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这种中庸平和的以“情”融“理”,在某种程度上与《诗经》“温柔敦厚”的美刺怨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牡丹亭》纯粹写“情”不同,《长生殿》在写“情”的同时,又用了相当重的笔墨(几乎与爱情部分并重)描写了社会政治背景。在《长生殿》里,政治和爱情两条线索交错展开,既寄寓了“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的政治教训,又描写爱情在动乱年代的残破与苦痛,从而流露出对爱情、对社会乃至对人生的空幻与悲凉之感。从《牡丹亭》到

6、《长生殿》,“情至”理想以一脉双流的形式汩汩流淌,前者波涛汹涌如怒,后者涟漪微波荡漾。这种不同在两位女主人公的情路历程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二、情始:热烈与温雅杜丽娘出生于太守之家,自幼被要求恪守封建社会为女子制定的所有行为规范,为了女儿“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父亲杜宝请迂腐学究陈最良充任女儿的精神导师,以便“拘束身心”。平心而论,杜宝夫妇堪称那一时代的“模范父母”,他们一个是勤政爱民的国家栋梁,一个是温良娴淑的贤妻良母。作为封建社会的成功人士,他们按自己的模式为女儿的生活早早地定下基调,除了自己的生活模式之外,他们实在想不出女儿还会有什么别的人生选择。

7、陈最良这位在科举道路上蹭蹬了大半辈子的腐儒,除了转贩社会对他的“谆谆教诲”外,他确实没有任何知识可以传授给这位秀外慧中的女学生。森严的家教窒息着少女的情怀,侯门似海的太守府更像一座精神监狱。年方二八的杜丽娘正处于青春年华,人性的本能驱使她向往外面的世界:“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在一个明媚的春日,终年被困锁在幽闺深阁的杜丽娘第一次来到后花园。明媚的春光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的春情:“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白)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