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学案 前言

高一政治学案 前言

ID:10866289

大小:7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高一政治学案 前言_第1页
高一政治学案 前言_第2页
高一政治学案 前言_第3页
高一政治学案 前言_第4页
高一政治学案 前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学案 前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经济的含义。2.理解:学习《经济生活》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培养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及辩证思维的能力。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悟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认识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必须努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增强诚信意识、法律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重点】经济的含义。【学习难点】经济的意义。【学习方法】自学法;探究法;讨论法。【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经济的含义●探究

2、问题提示什么是经济?这一概念包含几层意思?关键词是什么?●基础知识梳理一、经济的含义1.经济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特别提示:●生产:人们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创造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分配: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分配给社会、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过程。●交换:人们的交换活动或交换产品的过程。●消费:人们为满足需要对物质资料的使用和消耗。2.经济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特别提示: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结成的人与

3、人之间的关系。3.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特别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性质。〔总结〕8经济是一种特定的活动(经济活动),有别于政治、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活动;又是一种特定的关系(经济关系),有别于血缘、地域、婚姻关系;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都围绕着四环节展开;基础都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知识点二学习《经济生活》的意义●基础知识梳理二、学习《经济生活》的含义1.提高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2.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况(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3)感悟到社会主义

4、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国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知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增强诚信意识、法律意识和进取精神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还是道德经济,追求效率与效益。拓展延伸: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适应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人类历

5、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是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组织和设施的总和。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

6、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大分工: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8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

7、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商人阶级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赞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