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诚信建设重要性

浅谈会计诚信建设重要性

ID:1091726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浅谈会计诚信建设重要性_第1页
浅谈会计诚信建设重要性_第2页
浅谈会计诚信建设重要性_第3页
浅谈会计诚信建设重要性_第4页
浅谈会计诚信建设重要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会计诚信建设重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会计诚信建设重要性摘 要:会计诚信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会计失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信息不对称、利益驱动、法制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等等,然而主要根源还是在于利益驱使,没有实在的利益可图,会计造假也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要想逐步减少会计造假行为,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以会计群体为本的、系统性的会计举报机制,广开言路,对会计造假行为的责任人予以严厉打击。关键词:会计诚信建设举报体制会计诚信缺失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热点,会计界也一直在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比如:信息不对称、利益驱动、法制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等等,然而提出的对策不是未能

2、切中要害就是缺乏可操作性。以上这些因素固然都是会计失信的温床,然而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利益驱使,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系统性的、以会计群体为基础的体制来震慑会计造假行为,严惩会计造假的既得利益者,实现重拾会计诚信的目标。1.利益驱动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6毋庸置疑,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单位领导和高管人员,甚至政府有关官员都可以因为“业绩突出”而谋取更高的职位,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帮助作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当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对于

3、企业而言,它的目的是利润,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它才会讲诚信;对于个人而言,他们的目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只有当诚信与自己的最终价值相等符合时,他们才会诚信,在利益的驱使下,关键时刻就出现了诚信的原则问题。会计造假能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会计人员是会计造假行为的具体实施者,同时也是该行为的受益者,每个会计都想做得很优秀,然而在单位领导面前他们绝对属于弱势群体。假如领导授意或强令会计造假,不做,意味着与上级的彻底决裂,等待的是调离甚至被炒,面临个人危机;做,能够保持与上级

4、的融洽关系,也能得到更多的奖金和晋升机会,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正所谓,无欲无求,造假何为?会计造假的根源在于有利可图,要想杜绝会计造假、重拾会计诚信,就必须采取措施斩断一切伸向个中利益的黑手,并对既得利益者给予不能用成本估量的惩治。2.会计诚信建设的关键是会计举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6对于会计造假行为,会计人员手中必然掌握大量的证据与线索,然而纵观我国处理的会计造假案例,由会计人员举报出的造假案件少之又少。要想重建会计诚信,必须以广大会计群体为依托,建立一个透明的、有保障的、有效的会计举报机制,严厉打击会计造假行为。建立和完善这个体制需

5、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2.1重构会计人员劳酬分配体系会计人员造假行为,原因在于其经济地位的不独立,谋生靠工资、晋升靠领导,这是不争的现实。重拾会计诚信,就必须让会计人员敢说话、说真话,所以要立法改革会计劳酬分配体系,保证其经济上的相对独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2.2畅通会计举报的通道有人敢说真话敢举报,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透明的严谨的举报通道和多选择的举报方式。单一由政府部门受理会计举报案件不是行不通,而是要进行权力分解、加强相互间的监督与制约。接受会计举报的政府机构可以有部门、纪检部门、信访部门、检查机关等,举报者可以选择他信任的某个

6、部门进行举报,同时也可以将举报情况通报给其他的部门,要求其监督整个举报受理程序。举报受理机构要主动接受其他机构或社会的监督,会计中介机构以及省级以上新闻媒体亦有对举报案件的知情权和保密责任,并对举报程序中的不作为情形可以进行披露。2.3保障举报者的根本利益6我国也有不少保护举报人的文件和规定,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规定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屡屡使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权利得不到保护。最具讽刺的是,许多举报信最终又回到了被举报者的单位或本人手中,由此造成举报人直接暴露,给打击报复创造了条件。因此,国家应完善举报人保护法,对善意举报人予以

7、全面的保护,坚决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举报人为了自身安全,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和安全的方式向受理机构举报,提请其他机构进行监督;受理及监督机构要严格保守举报人的秘密,着重关注举报人举报后的状况,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对有报复行为的案件要重点查处;对所举报的会计造假案件一查到底,同时严厉打击泄密行为和报复举报人的行为;举报人因受打击报复,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名誉损害、财产损失的,受理机构应当配合其依法提出赔偿以及恢复名誉的请求。然而,对于恶意举报的行为,相关法规也应明确责任条款,经查证确实不存在会计造假行为的,受理机构有权

8、依法对恶意举报人做出惩罚,除了要其承担全部调查经费外,还要进一步的予以罚款,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以妨碍公务、恶意诽谤等罪名进行判罚。2.4独立的审计监察程序6会计举报受理机构在受理案件后,应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所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