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ID:10919563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筠连县委副书记、县长  王萍近年来,筠连县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发挥了三大力量对城镇化的推动与吸引,即:现代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给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全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镇流动和集中的进程明显加快。一、正确把握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内在规律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达到30%,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实践证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内在客观规律,处理好城镇化与

2、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等四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形成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局面。一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努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全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不断夯实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以园拓业,以业兴城。加快城市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后续力量。二要正确处理加快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进一步推进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民变

3、为市民的过程。着力推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着力防止农村贫困向城市转移。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把壮大工业与提升农业结合起来,把增加城镇人口与转移农民结合起来,把城市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三要正确处理发挥城市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的关系,着力建设竞争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的中心城镇。要按照继续按照“延伸主轴,拓展两翼,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两个经济实力较强、功能比较完善、特色比较鲜明的中心城镇,形成所有镇乡和中心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重点加快推进以巡司镇与筠连镇为

4、核心的城市群建设,科学制定规划,推动区域发展,使之成为实现“川南滇东北结合部商贸中心”的强大引擎,走出一条生态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之路。四要正确处理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切实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保护好青山绿水,是县委、县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要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加强从源头上防止和控制污染排放。严格把握引进项目的环保标准,对不符合环保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决不能引进;新建项目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决不能上,在建项目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不能投产;对有严重污染的企业要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的要停产治理或坚决关闭;另一方面

5、,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二、我县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近三年来,全县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就业增加,全县初步呈现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可喜局面。 一是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2006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0.6%,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22.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化率达24.84%,比上年提高2.14个百分点;三年年均提高2.08个百分点,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形象逐步提升。二是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增长速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2008年,全

6、县生产总值实现40.3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六位,增速居全市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9.46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3.18亿元,同比增长36.3%;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7.69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县2008年经济总量跃上40亿元的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1.3%,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增速。全县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加快。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3.43亿元,同比增长67.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0.99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位。2008年全县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068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总量居全市第五位。三是有力地促进

7、了产业结构调整。伴随城镇化的进程,全县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高。2008年,全县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6.54%,比2006年提高4.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8:48:24调整为2008年的23:58:19。四是城镇从业人员增加较快。2008年全县新增城镇从业人员达到4306人,比2007年增长34.98%,城镇登记失业率3.59%,比2006年下降1.69个百分点。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7元,增加585元,同比增长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