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探析

治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探析

ID:1095075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治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探析_第1页
治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探析_第2页
治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探析_第3页
治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探析_第4页
治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治疗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探析(重庆川北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400000)��【摘要】正畸治疗使用轻的持续力是正畸医生的理想,这样的力能够减少病人的不适,减轻对牙的不良影响,更好地保护支抗,使正畸牙安全、迅速地移动。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使用轻力系统,符合正畸治疗使用轻力的方向,使支抗的预备、使用简单,安全易操作。本研究旨在改进经典治疗操作,探索出更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并探讨该方式的临床疗效。�【关键词】轻力;支抗;结扎�【中图分类号】R24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66-01��材料和方法�1研究

2、对象�选择需要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或第二双尖牙,移前牙向后的病例16例,年龄12岁��26岁,平均年龄16.5岁。�2研究方法�每位患者常规使用标准方丝弓或直丝弓托槽按标准粘托槽,但四个第一磨牙不按常规分牙粘带环,而均采用带底网的颊面管粘在第一磨牙的颊侧,酌情在第二磨牙粘托槽。� 6第一阶段排齐牙齿、远中移动尖牙或者第一双尖牙(拔第二双尖牙病例,下同),初次弓丝使用0.014NiTi圆丝,即刻同时使用NITi拉簧分别拉尖牙或第一双尖牙向远中,拉力约70g,对于拔第一双尖牙病例,NiTi拉簧固定在第二双尖牙托槽上,磨牙与第二双尖牙“∞”结扎,对

3、于拔第二双尖牙病例,NiTi拉簧就固定在磨牙颊面管上,也可酌情在第二磨牙粘托槽,第一、第二磨牙“∞”结扎以加强支抗。每月复诊,随着牙列的排齐,及时把弓丝由0.014的NiTi丝过渡到0.016的正畸钢丝,当能使用正畸钢丝时,弓丝在第一磨牙颊面管的近中弯制外展内收曲,并后倾,以加强支抗,治疗初期有些牙弓丝不能入托槽,可采用悬吊结扎,逐步完全入槽,弓丝、拉簧力量轻柔持续。随着牙列的排齐,尖牙或第一双尖牙也远中移动,直至尖牙或第一双尖牙到位,拔牙间隙关闭。对于拔第二双尖牙病例,待第一双尖牙到位,第一磨牙即与第一双尖牙“∞”结扎,NiTi拉簧固定在

4、第一双尖牙的托槽上,继拉尖牙向远中,直至尖牙到位。�6第二阶段关闭前牙间隙,待磨牙、双尖牙、尖牙合拢,此时牙列也基本排齐,可使用0.016以上的硬质正畸钢丝,内收前牙间隙使用0.018*0.025不锈钢方丝,如不能入托槽,可用0.018*0.022NiTi丝整平一次。此步骤要求:第一磨牙与双尖牙两牙紧密“∞”结扎,再双尖牙与尖牙两牙紧密“∞”结扎,是两两邻牙“∞”结扎,非连续的“∞”结扎。不锈钢方丝弯制的弓丝在前牙区形成5°或7°转矩,在侧切牙的远中弯制“L”形内收曲,“L”形曲的开口是闭拢的,“L”形曲的长度和高度可根据患者口内空间尽量长

5、些,弓丝结扎后,末端向远中抽动,“L”形曲开口张开2mm,产生内收力,“L”形曲的远中垂直臂与尖牙托槽结扎,固定住张开的“L”形曲,为防止结扎丝从“L”形曲的开口滑脱,在“L”形曲的开口处用结扎丝松弛结扎,锁住开口,即产生了在关闭前牙间隙时使用无摩擦力,由临近缺隙的牙提供拉力的效果,每月复诊加力,直至间隙闭合。�当拔牙间隙均闭合,即进入精细调整和保持阶段,按常规治疗即可。�结果�这些样本经过正畸前、正畸中、正畸结束取模型对比分析,32颗第一磨牙基本无近远中位移及远中颊向旋转,16颗第一磨牙无近远中向位移,有轻微远中颊向旋转,上磨牙远中尖无下

6、垂,下磨牙远中尖无升高,支抗均能很好得以维持。关闭间隙后,各牙基本到位,后期精细调整简单、时间短,病例结束时间约11-20个月,大部分约15个月结束。�讨论�6正畸治疗中的支抗控制是正畸医生广泛讨论的话题,关于支抗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这说明了支抗控制在正畸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加强支抗,人们常常采用各种复杂方法,如制作横腭杆、Nance弓、唇挡、口外弓、种植体等等。本轻力矫治系统自始至终运用轻力,治疗的初期即利用差动力原理,在排齐牙列的同时拉尖牙或双尖牙向后,在关闭前牙间隙时,利用双侧尖牙、双尖牙、磨牙联合体使用方丝闭合曲来拉

7、四个前牙向后,没有摩擦力,对支抗的要求极低,不需复杂的支抗预备,在磨牙上甚至放弃使用带环,仅使用粘结型的颊面管即能达到目的。�6治疗的第一阶段排齐牙列的同时移尖牙或双尖牙向远中是基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来考虑:一个物体不管受多少力的作用,它只向一个方向运动,即合力的方向。弓丝结扎在托槽的力使牙向排入牙列方向移动,NiTi拉簧的力使牙向远中移动,共同作用产生的合力直指向被移动牙最终要停留的位置,被移动牙沿合力方向直向最终位置,不似传统方式先排齐牙列,被移牙作垂直和唇舌向移动,再拉牙向远中,被移牙作近远中向移动。被移牙运动路径缩短,所需时间也相应缩

8、短,分阶段施加的力改成同时进行,又可缩短作用时间,对于支抗而言,所受影响的时间也就缩短。NiTi拉簧拉力控制在70g左右,对于单根或双根的尖牙、双尖牙来说,是移动的最适力,对于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