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水而居 人类文明及水共生

择水而居 人类文明及水共生

ID:10951035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择水而居 人类文明及水共生_第1页
择水而居 人类文明及水共生_第2页
择水而居 人类文明及水共生_第3页
择水而居 人类文明及水共生_第4页
择水而居 人类文明及水共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择水而居 人类文明及水共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择水而居人类文明及水共生人类来源于水,故此对于水的认知与需求格外敏感。堪舆认为:山随水行,水界山住,水随山转,山防水去,风水里面水占一半。史前大洪水是全球性的超级大事件。冰河期结束,海平面升高接近200米。或者还有小行星陨落,外加某些垂直山体忽然滑坡——于是天地泽国。那时没有泰坦尼克、没有核潜艇、没有船票,同样没有高地上的城镇。穆大陆因此沉没。诺亚方舟开始飘荡,一家人在方舟里呆了足有一年多,而伏羲、女娲兄妹开始补天,或者研究人类生存哲学——易,八卦。这轰轰烈烈的一切,仅仅是人与水的故事的开端。此后千余年又发生了洪水,这次洪水让东南沿海住民损失惨重,红山文化顿时衰落。仓皇逃跑到高地上的人类

2、很不忿,推举鲧做水利部长治水。鲧很明显设计建造堤坝技术不过关,当然也许偷工减料了,因此下岗还被砍头。理水的重任,交给了他儿子禹。6世界史大半是理水的历史。华夏民族很好地理解了天地威力,随后他们不再如先祖一样住在低洼地带,开始后撤。他们选择了背后是山、前面是水的地形。这样下暴雨的时候可以登山钻山洞,干旱的时候可以去河边打水。黄河曾是华夏发源,沿着黄河无数名城重镇罗列。可是黄河并不驯服,多年来灾害无数。到了康熙年间,靳辅、陈潢治理黄河,取得了卓越成效,夹堤柬水冲沙的办法,看起来照搬鲧的老套路,但却发扬了明朝潘季驯理念。结果康熙中后期,居然黄河水澄,河清海晏了。很遗憾靳辅党附明珠,被索额图搞下

3、台去,幕僚智囊陈潢被牵连下狱,瘐死其间。清官于成龙虽号称天下第一明吏,但接手河道总督。却造成数年后大溃堤的惨剧。自此以来,江河日下。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大决口,顿时死难数十万,流离百余万人。附近城镇。尽数被淹没。直到民国以后,傅作义主政河套,兴修水利,身先士卒,这才让黄河渐渐安然。水患猛于虎。不过,历史证明,华夏民族的自保能力比同时代地球其他地区人类要好一点。城可无山 不可一日无水城市可以没有山,但绝不可无水。没有山脉依靠,顶多是缺少天然拱卫的屏障,以及无法提供食品采集、季节风向调节等功效,但若是没了水,则城市根本难以发展。谁愿意在“旱城”折腾自己?6故此,几乎所有城镇设立之初,都

4、考虑到临水,世界上所有知名城市都自此而来。伦敦有泰晤士河,巴黎有塞纳河,柏林有施普雷河与哈维尔河,莫斯科有莫斯科河,里斯本之有特茹河,罗马之有台伯河,伊斯坦布尔有博斯普鲁斯海峡。诸多城市都在说明水道对于它们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中外城市形成略有不同。中国城市多半起源于军事要塞,那可真的是讲究背山面水易守难攻。清初名将周培公在北京周边设置的大营,就曾被怡亲王允祥称为:“阻不住的运兵,切不断的水道。”古今名将,莫不如此。故此中国城市多数都是山环水绕,攻守兼备的军事要地。而中世纪前的欧洲等地则不然,因为人口稀少,只能暂时生发商业运输,连旅游都是奢侈行为,故此最初的交易点变成集市,经过漫长的时间又变

5、成集镇,随后逐步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形成城镇。这些城镇的特点是很商业化,供水充足,但是多数集中在平地,一旦出现劫掠,绝对易攻难守。有组织的抢劫只要出现,结果基本就是屠城。骑士的前身多数是抢劫犯——屠杀平民,抢劫日常物资成了欧洲早期贵族发家的渠道之一。焦头烂额的集镇议会为了保证商队以及市镇安全,大声呼吁各种骑士兼强盗们自律,于是经过拉锯般的谈判,大家终于凑成圆桌,坐了下来。欧洲人非常急迫地制定各种规则,以便大家遵守也成了习惯。这也是中外城市形成过程中不同建设思路的结果。当然,欧洲人同样有军事要塞,中国古代称之为“雄城”。但那多6数都为了某些贵族家族私有,人口少,骑士多,并非各地商贩市民随意进

6、出的。联想一下欧洲的上古神话,他们的神祗通常都喜欢独来独往;而中国,黄帝蚩尤的战争中,基本就是招募的各地军队对撼。中外文明道路不同,不仅见于城市。王气黯然 南京建都之辩中国历史上出现过24个以上王朝,王朝气运所在,名城带水。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四川汶川县的九龙山;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当然,这些都是大致的范围,其实龙脉的具体位置很难确定,山体有变动,水流有

7、涨落,龙脉的方向,吞吐自然时时不同。堪舆华夏大地,中国的大龙脉正在逆时针转动西进方向的是黄河流域,华山是龙口处;东进方向的是长江流域,黄山是龙口处。这两个区域以后会形成中国新的大龙脉。也许逆行成仙,故此逆时针的龙口两极,昭示着中华大地上进行着的深刻变革。6山是龙骨骼,江河是龙脉络,水是龙血液。中国三大水系黄河、长江和珠江,都是向东流,分别流入渤海、东海与南海。黄河全长5400多千米,流经青海、四川、陕西到山东流入渤海,经过九个省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