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

ID:10979059

大小:2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9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_第1页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_第2页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_第3页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_第4页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财税纵横20l1年6近姜主动作用.文化产业政策是国家低成本有效地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进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产业政策.文化产业政策与其他行业政策不同,由于文化产品具有的特殊性质,以及文化产业作为~个高投入高产出产业的行业特征,在市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这种特性使政府介入成为有效理由.只要政府干预适当,政策合理,就能够引导与支持文化产业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其中财税政策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依据相关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实施相互结合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以财政为支撑点,寻求促进我

2、国文化产业科学,有效发展的财税政策路径.文化产业(CulturalIndustr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主要是以批判的角度去理解文化产业,认为是商业资本对大众娱乐和媒体的垄断,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种控制手段.长期以来.文化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与人文相关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生产方式,从而忽略文化商品的本质与经济功能.一,我国文化事业财税政策现状与问题我国财税政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取得了巨大成效,文化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良好,财税政策也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中也有很多不

3、足的地方.(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或使用效率低首先,文化产业投资渠道不畅通.文化产业的投资可分为几个渠道: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等.由于政府部门包办体制及一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民间投资成本过高,外资由于在文化市场进入方面受到一些制约,也比较难进入.这些情况导致了投资渠道过于狭隘,一些民间投资与国外投资业呈现出重复无效益,高投资低回报等问题.其次.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且使用效率低.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产业投资有直接关系.虽然我国政府对出版业和其他文化单位也实行了积极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4、2000年有关资料表明:全国有700多个图书馆全年无购书费,占总数的28.2%;2011正6

5、囊!lf_lIl-lI'__财税纵横800多个文化馆全年无业务费支出.占总数的27.5%;1000多个剧团无制作费.占总数的46.7%.(二J相关税收政策不健全1,增值税方面,现行的增值税征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征税问题.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型产业.其资产的大部分表现为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形式,属于无形资产.其在开发的过程中,投入往往占成本的大部分,但企业在纳税的时候并不能抵消一些投入.同样的,一些艺术行业也存在着类似的重复纳税问题.2,我国文化产

6、业的税负比较重.例如一些成本高的音像制品,发行期间交纳的税种繁多,如营业税,所得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和关税等.再例如数字动漫行业及新闻媒体行业,当前还缺乏体现行业自身特点的税收政策,而且这类行业的相关媒体需要大量节目内容,这在无形中也加重了税负.(三)政府的投资范围不合理.存在明显的缺陷我国的文化事业在"十五"期间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例如,从98到02年.全国文化产业费总和达到324.2亿元f年均64.84元),是"八五"时期121.23亿元(年24.25亿元)的2.7倍.一方面,政府对事业单位和经营性单位有外溢程度较低的半

7、经营性行为.在这些单位的投资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越位现象.导致一些事业单位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在政府对外溢程度较高的非经营性单位投资和管理方面则存在着缺位现象.地方财政宣传文化经费支出在财政支出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已经从1998年的1.08%下降到2002年的0.85%,下降了0.2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与方式不合理性导致的效益不高,人员经费比例过大的趋势还在上升,特别是财力比较薄弱的地区.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再怎么增加财政投入也很难保障文化产

8、业的发展.二,政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一)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文化产品的功能性主要是精神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社会属性.这取决于人们的精神需要与满意程度.其内涵是善与恶,美与丑,真理与谬论之分.因此大部分文化产品的思想与精神表现为鲜明的意识形态与功能属性.同一种文化产品的对立点,立场,满足的不同消费者也产生不同的功效以及不同的社会效益.政府都是出于自身阶级利益的立场,在不断积极地宣传合乎自身利益的产品,从而抵制与之相对立的产品.(二)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大多数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即消

9、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由于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消费者往往不愿为消费付费,即出现严重的"搭便车"行为.使文化产品的供给者难以收回成本.因此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其市场难以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