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

ID:10983269

大小:8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9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_第1页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_第2页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_第3页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_第4页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说之四(上)郝时远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2年3月23日第6版理论周刊前沿http://www.mzzjw.cn/zgmzb/html/2012-03/23/content_83502.htm  历史证明,巴西的“白化”政策同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以及西方殖民势力在其他地方实行的政策并无二致,都属于应扫入历史垃圾堆的失败政策    在“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举证的“国际经验”中,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巴西和印度。就是说,巴西、印度也属于所谓“民族大熔炉”政策的“成功之国”,其国内的种族、民族或族群矛盾没

2、有“演化为民族分裂问题”。那么,巴西和印度在解决广义的“民族问题”(种族、种姓、教族、族群)中,真的有值得中国民族事务借鉴的经验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关涉巴西种族问题的研究中,离不开印第安人、殖民者、黑人奴隶、各色移民的关系,其中历史上的“同化政策”等强制措施亦是重点。至于对巴西人的种族融血、“种族融合”现状的描述和评介,并不意味着是对一种成功处理族际关系“经验”的推介或赞扬,而是对一种“历史过程”产生的“现实结果”的描写。揭示这种现象,不是为了发现“人类社会的文明成就”或倡导他国仰慕或学习这种“现实结果”。因为,这种“现实结果”来自产生它的“历史过程”。在当代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哪种政

3、治统治力量能够重蹈这样的“历史过程”——殖民屠戮、贩奴蓄奴、“白化黑人”。这不仅是因为无法穿越时空,而且还因为这个“历史过程”既非历史上的“政治正确”、也非现实中的“政治文明”。换句话说,对巴西这个国度来说,没有那样一个“历史过程”,也就没有这样一个“现实结果”——即所谓“巴西身体和文化同化的程度,显然超过了大多数其他多族群社会。”那么,巴西是如何实现这种“身体”和“文化”的高度同化的呢?  从历史的角度看,巴西如同美国一样,属于殖民主义时代的殖民占领、贩奴蓄奴、屠戮印第安人的种族主义国家。在葡萄牙殖民者到达这片土地时,这片印第安人的“历史地域范围”生活着大约300万至500万印第安人,分

4、属1500个左右的部落。他们是早期殖民者的征服对象和奴隶。在16世纪中期开始引进黑奴之后,巴西成为蓄奴最多的国度,也是非洲之外黑人最多的国家。根据16世纪传教士留下来的人口记录,1558年巴西的人口为5.7万人,其中黑人奴隶1.4万人。当然这不包括本土的印第安人口。据统计,16世纪输入巴西的黑奴为5万,17世纪为56万,18世纪为189.14万,19世纪为114.54万。1789年,巴西的人口比例大体上是非洲黑人占58%,欧洲白人占29%,印第安人仅剩余7%,欧洲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梅斯蒂索人为6%。  对早期欧洲移民来说,以男性为主是普遍的现象,因此,即便是殖民者正常的婚姻需求也难以在

5、“同类”中实现。因此,对印第安人的残暴征服和奴役,也包括了对女奴的人身占有,所谓梅斯蒂索人并非通婚的结果,而是性奴隶的产物。后来的黑人奴隶也无法避免这种命运,何况黑奴本身也存在性别比的突出问题,黑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奴隶婚姻”也开始发生,这种“被允许”并非人道而是生产奴隶劳动力的需要。因此,当时黑人的身份包括了4种:新近抵达的黑奴称为“波丽尔”、“资深”的黑奴被称“拉吉诺”、黑奴的后代(含与印第安人混血者)被称“克里尔奥”,黑奴与欧洲人的后代被称“穆拉托”,等等。这就是巴西所谓“种族(民族)大融合”的开端。  当然,与美国不同的是,来自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欧洲人,虽然在白人种族优越感方面不

6、亚于盎格鲁—撒克逊人,但是在与“劣等种族”发生性关系方面却大相径庭,因此也被美国人视为对“高尚血统”的玷污而被极尽“污言秽语”地加以嘲弄和鄙视。但是,对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势力来说,这种放纵的“播种”方式则是对“劣等种族”进行“优胜劣汰”改造的“优生学”。在种植园、庄园式的白人家庭中,女奴不仅从事各种家庭劳务,同时“还需满足主人的性要求”,其后代则继续延续着这种“大家庭”中的地位和身份,但是主人的“宠爱”和“恩赐”也使“自由人”的身份不断增多,包括在废奴之前。这是与美国种族隔离制度的不同之处。因为巴西殖民者“狂欢”性的“文化性格”,印第安人、黑人在整个社会所占的优势人口比例,与美国截然不同

7、,所以其不隔离的种族混血政策也被称为“白化”政策。  巴西的“白化”政策,是其国家“同化”政策的核心原则。所谓“白化”就是从生物学和肤色上消灭印第安人、黑人等“劣等种族”,其中既包括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征服战争中大量死亡,特别是在“生态扩张主义”带来的旧大陆细菌、疾病侵袭下的人口锐减,“白化”政策也服务于通过“基因改造”而保证劳动力的需要。这种所谓“生物性融合”的“白化”思想,是巴西学者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本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