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研究进展

ID:10996491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研究进展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研究进展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研究进展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研究进展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研究进展【关键词】性早熟/中西医结合疗法;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性征;综述 性早熟是以青春期提前启动、第二性征提前出现为主要临床特征,属生长发育异常性疾病。其中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centralprecociouspuberty,ICPP)最为多见,占儿童性早熟的92%[1],发病率仅次于儿童肥胖症,占儿童内分泌疾病的第二位。随着物质生活、营养条件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性早熟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估计发病率为1/5000~1/10000[2]。

2、性早熟以女孩多见,女孩发生ICPP约为男孩的9倍[1],因此女童ICPP的研究已成为目前性早熟研究的焦点。现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女童ICPP进展总结如下。  1发病机制  1.1西医病机目前ICPP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病理机制为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激活,下丘脑的视前内侧核及弓状核提早产生过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RH),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动,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呈青春期分泌,性发育提前并加速,出现女孩8岁前乳房即开始发育,子宫、卵巢增大,出现卵

3、泡,第二性征提前;患儿的骨骺生长加快,融合提前,但生长潜能受损,开始身材虽较同龄儿童高,但成人后往往比正常人矮小。性早熟患儿不仅提早出现月经来潮等第二性征,而且还会出现身材矮小、身体比例不协调和肥胖等全身症状,容易造成自卑、抑郁、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心理问题,若不及时治疗,将给患儿带来的体格发育和社会心理行为两方面的危害,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3]。  1.2中医病机祖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无性早熟的中医病名,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乳疠”“月经先期”等范畴。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女子七岁,肾气盛,

4、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具有“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肾常虚”的特点。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中医认为性早熟病位在冲任,源在肝肾。近年来文献对性早熟的发病机制认识主要有阴虚火旺、肝郁化火、脾虚痰结型为本病的3个常见证型。肾(精、天癸)不足,水不涵木,不能养肝抑木,肝木太过,郁而化火。肝藏血,冲脉为血海,血海的蓄溢正常与否,主要由肝来调节,肝旺则

5、调节冲脉功能失常,冲任受热,月经提前而至;肝主疏泄,肝郁化火,郁而不能行气,气不能布津,津液凝痰,痰气郁结,则乳房增大,有块,促使儿童第二性征提前出现。肝郁化火,患儿出现烦躁易怒、胸胁胀痛、乳房肿胀增大等症状;另一方面,火热迫血妄行,或脾虚不能摄血,出现月经先期而至,开始时身材可能与同龄儿童等高,但成人后往往比正常人矮小。  1.2.1阴虚火旺蔡德培等[4]、俞建等[5]认为性早熟是“肾”对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调节障碍的一种表现,病机是“肾”的阴阳不平衡,对86例ICPP女童观察发现大多存在阴虚火旺的征象,

6、致相火偏亢,导致发育提前。徐雯等[6]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若给即可儿童进补,或食肥甘厚腻及血肉有情之品,可助气长火,耗伤阴液,肾阴不足,相火偏亢,导致天癸早至。  1.2.2肝郁化火秦萍[7]、刘百祥[8]认为ICPP患儿大多存在肝气郁结,肝火旺的征象,肝气郁滞,日久化火,耗伤肝肾阴血致相火偏旺,损伤冲任,天癸早至又因肝经绕阴器,布胸肋,导致乳房增大胀痛。  1.2.3痰湿凝结刘传珍等[9]认为该类患儿有脾肾两虚,痰湿凝滞的病机,运用加味二陈汤二仙汤以温肾健脾。赵鋆等[10]认为这部分患儿大多存在痰湿

7、体质,脾气虚,脾失健运的征象,因脾气虚,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郁而化火,痰火凝结成为乳核,脾虚则生化无源,阴血不足以制火,血海浮动,引动相火而经血早至,运用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制成抗早2号治疗该病。  1.2.4其他吴晨[11]认为小儿易肾阴不足,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则肝阴不足。肝肾不足则肝失舒泄,气机郁滞,冲任失调,乳房经络疏利不畅,乳络瘀阻,则乳房硬结,肝病及脾,脾失健运,积于乳络,时间长渐成肿块。  2治疗方法  2.1西医治疗方法常用的西药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gonist,GnRHα

8、)、孕激素类、抗雄激素药、达那唑等。目前认为GnRHα是治疗ICPP最有效的药物,如曲普瑞林、亮丙瑞林等。朱培[12]观察使用GnRHα治疗ICPP患儿,结果表明该药能够明显抑制第二性征发育,延缓骨龄成熟,有效改善最终身高。除注射部位疼痛外,其近期不良反应不明显。但近年国外有报道,由于GnRHα可引起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的峰值的下降,导致身高增长速度的减慢,因此在GnRHα治疗中,如果患儿出现身高增长减慢的趋势,建议及时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