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孕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新型城市化孕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ID:10998784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新型城市化孕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_第1页
新型城市化孕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_第2页
新型城市化孕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_第3页
新型城市化孕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市化孕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型城市化孕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来源:中国经营网作者:申现杰金融危机以来,面对美欧国家高端产业“挤压”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低端产业“挤出”效应,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发展模式遇到了空前挑战,促进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化,从外需导向转向内需导向型的产业结构成为当前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点。城市化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1.27%,城市化已经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进入到了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新阶段,城市化模式的转变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解决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困境的新的突破口。一、当前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面临的巨大挑战美欧的再工业化战略对

2、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了高端挤压态势。世界金融危机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为了重塑国家优势,纷纷实行再工业化战略,一是继续巩固与强化传统产业的某些环节和优势产业在技术、产品质量、品牌、环保等多方面的既有优势,二是努力在信息、节能、新能源和先进制造等新兴技术产业的角逐中抢占制高点。以美国为例,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高调宣布重振美国制造业,宣称通过发展高端制造业,重构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为促进制造业企业向美国国内回归,美国政府提供的众多税收优惠政策,劳斯莱斯、通用、福特、丰田、西门子等企业纷纷开始重新在美国布置生产工厂。欧美的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发展高端产业形成了

3、外部高端挤压效应。新兴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低端挤出效应。金融危机之后,一是越南、孟加拉、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利用比中国更加低廉的土地资源和劳动成本,生产与中国相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向美欧等发达国家出口;二是随着我国国内要素成本的逐步上升,廉价劳动力等传统比较优势趋于下降,外资制造业业开始纷纷撤离中国,如耐克、阿迪达斯、福特、通用、星巴克、佳顿、卡特彼勒等公司纷纷将其制造环节迁回本土,爱世克斯和水野等跨国公司也开始降低在华的生产比例,转而扩大在越南、印尼的生产规模。新兴发展中国家替代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势头,对中国是一个严峻挑战,中

4、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受到了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端挤出”效应。高低端双重挤压在短期内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困境。在高端扼制和低端冲击下,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速放缓的现象,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自去年7月份以来,连续12个月处于回落状态,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1-7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677家,同比下降12.3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6.69亿美元,同比下降3.64%。而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1-7月份制造业PMI分类指数来看,制

5、造业生产增速继续趋缓,市场需求继续呈回落走势,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企业用工量继续减少,我国工业制造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当前继续沿着以往的发展道路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寻找新的动力。从需求结构看,主要调整国内需求结构,培育有活力的国内高低端工业品消费市场;从产业结构看,主要促进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化,从外需导向转向内需导向型的产业结构。二、我国城市化进入到了以结构转型为主的新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形态有两种模式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模式;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

6、市化,强调的是通过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管理与空间布局等结构向城市转型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城市化率超过50%时,既是城市化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又是“城市病”的突发期。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1.27%,部分中心性城市的城市化率也早已超过50%,农村人口过多、过快的向城市集中,使得我国部分地区的“城市病”已经非常突出,造成了城市发展中的城乡差距过大和无序发展、资源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滞后等种种城市病问题,如在城市设施方面,2012年7月21日,作为首善之区的首都北京,一场暴雨造成人员财产巨大损失,令人痛惜。根

7、据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的实践,当城市化率达到50%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就会凸显,当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就会取代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成为城市化的主流。而从当前来看,我国城市化率为51.27%,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在我国发达地区已呈增强之势;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正在加快,将会逐次进入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阶段。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所产生对人口转移的吸纳效应,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人口的就地城市化转型,对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形成替代效应。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以结构转换型和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共同发

8、展的新阶段。2006年以来,我国东部部分发达地区已经率先开展了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如在2006年8月,浙江省省委、省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