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场”-语文教学基点

“生命在场”-语文教学基点

ID:10999686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9

“生命在场”-语文教学基点_第1页
“生命在场”-语文教学基点_第2页
“生命在场”-语文教学基点_第3页
“生命在场”-语文教学基点_第4页
“生命在场”-语文教学基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在场”-语文教学基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命在场”:语文教学基点一、现象与剖析:当前课堂中缺失生命在场体验,导致了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现象一:手段和目的的倒置——生命在场体验的异化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学生就文本质疑,提出了近二十个问题,后来确定了四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每个方面是怎样具体叙述的?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全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虽然学生对本课的几个“知识点”学得较为透彻,但维也纳人对音乐的那份由衷的喜爱之情,学生却难以体验到。【剖析】阅读知识是手段,生命在场体验是目的。上述课堂中,手段和目的出现了倒置。阅

2、读教学中的生命在场体验,不仅仅要探询语文知识、作者的意图,重要的是去体验作品中的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传统语文课堂,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学生接受的只是一些叠加的知识,并无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命在场体验不是要丢弃语文知识,也不能丢弃语文知识,但不能唯知识。语文知识是为体验服务的,舍体验而讲语文知识,那是无用的知识。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现象二:中点和终点的错位——生命在场体验的淡化7教学《东方之珠》,教师组织学生感受香港夜景,先是组织学生交流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香港夜景的美,接着交流课前准备的图片和资料,最后又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一名

3、导游,会向游客们怎样介绍夜景。学生虽然通过多媒体画面感受到香港夜景的美,却没有深入接触文本,因而朗读的情感不到位。虽然假设导游身份,把文本内容内化加工成导游词,却因对文本感悟不深,上台介绍的同学大多是在背课文。【剖析】分析技巧是中点,生命在场体验是终点。上述课堂,中点和终点发生了错位。对阅读教学来说,集体讨论、演课本剧、多媒体展示和研究探索等各种方法都是必需的,并没有优劣之分,但如果选用的方法过多,占用时间过多,便会出现效果不佳、本末倒置的情况。课堂便会成为“表演课”或“资料展示课”。文本中生活图景和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只有

4、通过在场体验才能准确深刻地把握。现象三:独白和对话的混淆——生命在场体验的弱化7教学《牛郎织女》,一同学语出惊人:织女是“猪脑袋”。原因是牛郎无钱、无房、无权,嫁给这样的人,不是说明织女是“猪脑袋”吗?虽然,学生的体验偏离了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价值,但这毕竟是学生珍贵的初始阅读体验,教师本应该“以学定教”,抓住这一点顺势引导。可教师偏偏“以教定学”:有哪位同学体会到织女美丽、善良的呢?学生只好勉强按照教师的引导去寻找表现织女美丽、善良的语句,课堂再没有波澜,学生再难有心灵深处的体验。【剖析】独白是“我主你客”的霸权,生命在场体验是“主

5、体间性”的对话。上述课堂,教师只管“独白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场体验应该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对话。看似是教师引导着学生提出,实际上是教师个人的体验强加给了学生。对学生而言,那只是教师的个人感悟和理解,学生被“牵”“引”着走,原属个人的体验被忽视了。学生本初阅读的体验、多次品读的不同感受便会被逐步浅显化、标准化,以至于钝化、弱化。现象四:单纬和多纬的迷糊——生命在场体验的浅化教学《军神》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没有从语言文字入手,没有从神态、动作描写体验刘伯承的心理变化和德国医生的心理变化,而只

6、是关注刘伯承如何承受摘除眼球的痛苦,不仅语言训练不扎实,对刘伯承的坚强意志的体验也会肤浅。关注体验的情感纬度与认知纬度,就是关注语言学习和人文熏陶的统一。7【剖析】单纬是“一花独放”,生命在场体验是“万紫千红”之多纬。上述课堂,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单维度体验,缺失理性思考,造成了在场体验的肤浅。在场体验不是凭空进行或只在情感活动中进行,而是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多纬中进行。既有情感的纬度,又有认知的参与、感悟、思考,理解后的在场体验才能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随着感悟、理解等认知的发展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会逐步深入。二、反思与探

7、寻:把握好三个阶段,让生命在场体验美丽转身(一)生命在场体验的原始阶段:全息性、整体化的直觉审美,直通诗意的情感有学者认为,艺术并不是作为某种“元素”而存在,如果不能把握艺术的这种整体、统一的结构,那么永远不能欣赏艺术。因此,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阅读主体不能拘泥、专注于某句某段、某人某景,而应从作品的有机组合中,站在整体的高度去审视、去体悟。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独具匠心的阅读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1.找准文本形象,领会文本意蕴。7文本(文学)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

8、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图画。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抒情性作品中所创造的一种意境实质上也是一种艺术形象。文学形象是文学区别于科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抓住了文学形象也就抓住了体验文本的关键点。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