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长期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长期效果评价

ID:1102138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长期效果评价_第1页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长期效果评价_第2页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长期效果评价_第3页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长期效果评价_第4页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长期效果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长期效果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长期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索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对8所中学进行基线调查,选择其中4所作为实验组实施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另外4所为对照组,对比教育结果。结果:基线调查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干预后平均知晓率上升16.51%,对照组二次调查平均知晓率上升5.2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抵御艾滋病的能力,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对于预防艾滋病将有积极推动作用。【关键词】健康教育;中学生;艾滋病青少年时期是性成熟期,性探索、性活跃、多

2、性伴、无保护性行为、酒精和药物滥用及对艾滋病信息和服务的可及性差等,都是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潜在危险因素。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2005年12月)报告[1],估计全球有HIV感染者4030万人,50%左右的新感染发生在15~246岁的年轻人中。由于艾滋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通过宣传教育帮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行为,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最佳选择。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对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解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评价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深圳市南山

3、区8所中学进行了基线调查,选择其中4所作为实验组实施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另外4所为对照组,对比教育结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深圳市南山区4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一、二年级全体学生为基线调查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结果两两配对,其中2所高中和2所初中为实验组,作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象;另外2所高中和2所初中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1.2方法参照国内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方式、预防措施、态度等。由经培训的调查员在教室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分析基线调查资料,进行两两配对,选取2

4、所高中和2所初中作为实验组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艾滋病流行现况、基本知识、对患者的正确态度等;教学方法为参与式教学,形式有讲座、知识竞赛、征文、绘画、演讲、板报、观看电影、签名活动等。另外2所高中和2所初中作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实验组健康教育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1.3统计分析调查数据使用Epi6data3.0软件建立录入程序双份录入,并使用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2结果2.1基本情况基线调查学生2929名,其中男生1633人(55.75%),女生1296人(44.25%);初中学生2155人(73.57%),高中学生77

5、4人(26.43%)。二次调查学生2135名,其中男生1118人(52.37%),女生1017人(47.63%);初中学生1488人(69.70%),高中学生647人(30.30%)。2.2实验组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情况调查问卷中有11题涉及艾滋病基本知识,7题涉及艾滋病的传播方式,8题涉及艾滋病的非传播方式,5题涉及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实施健康教育前,实验组这4部分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59.93%、79.37%、73.68%和65.54%。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各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二次调查时,实验组在这4部分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均

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1道问题的平均正确回答率较对照组高10.80%(P<0.01)。见表2。3讨论6基线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不足,平均知晓率低于70%,仅达到及格水平。虽然国家曾多次强调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规定初中至少要安排6个学时的教学内容,但很多学校根本未开设相关课程,即使开课的学校,在安排教室、课时、授课时间时也要让位于学校其他课程,给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学生难以真正获得相关知识[2]。学校领导对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是导致学生知识得分较低的原因之一。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

7、掌握不均衡,对于三大传播途径等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较高,在90%左右;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近一半学生认为蚊虫叮咬能传播艾滋病病毒,四成左右学生认为共用马桶、毛巾或打喷嚏、咳嗽可传播艾滋病;对于某些知识如“一般消毒方法能否杀灭艾滋病病毒”的正确回答率仅为13.01%。知识的缺乏有可能会引起对艾滋病的恐慌,歧视、不理解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会蔓延[3],更不利于艾滋病的总体预防和控制[4]。对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各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均较基线调查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1题的正确回答率平均上升16.51%。提示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可行和有

8、效的。从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对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