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研究

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研究

ID:11026473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研究_第1页
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研究_第2页
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研究_第3页
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研究_第4页
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研究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我的尝试与探索是以9(12)班为试点展开的。选择12班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大家对历史课普遍不感兴趣,历

2、史课上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只是我一个人在前面唱独角戏;二是12班人数比较少,结成小组便于管理。与科代表协商后,我开始了我的探索之旅。小组的产生──自愿结组首先向学生公布我的决定,征求他们的意见。获得一致通过。接下来以毛遂自荐的方式产生了7位小组长。这样做,一方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的要求有三个:①大家课下以7位小组长为核心自愿结成7个学习小组,明确告诉学生,每一个人都有所长也会有所短,只要自己虚心好学,那么和不同于自己的人在一起学习也一定有所收获。②由组长负责召集大家给本组起一个名字并说明其含义③由组长上交一份小组成员名单。在

3、小组产生的过程中,科代表和小组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首先与科代表协商,达成了共识,便于活动的展开,她也就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小组长的积极参与,又为这项活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想,首先有了我与科代表、小组长的合作才有了后来的一切。自信与热情是我也是科代表与小组长的共同之处。7个小组的名称分别是:殖民者(后改为征服者)、求知、A组(后改为破碎银河)、百分百(后改为狂野history)、最后的战役(后改为我的地盘)、超人组合、king(后改为魔鬼终结者)。组长分别是赵海超、郑瑶、乔帅林、曹娟娟、周国、冯袁辉、么立明。活动的开展──齐心协力要进行小组活动,我就要单独为12班备

4、课,所以我的工作量自然增加了一倍。既然是尝试与探索,就是要通过辛勤的努力获得一定的成果。付出总会有回报的。我始终坚信这一点。我准备了8套选择题,分别写在8张纸上,每套题有8道。第一节课是由7位小组长来抽题,各小组合作把答案写在自备的纸上并要写上本组的名字。时间为10分钟。从第二节课开始由我派发,原因是再抽有可能会做重题,这8套题每组都会轮到一次,最后是以总分取胜。对大家来说是公平的。在小组活动时,同学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组是大家齐心合力,大家共做一道题,有的组是把题承包到更小的小组,提高做题速度。在第一节课上,king小组只做了4道题时间就到了。其他小组也有这

5、样那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不思考,问题永远是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现实迫使大家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性?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一股内驱力,为了自己,为了小组的利益,每一个小组都全力以赴。8套题做完后,我在课上对大家的努力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表彰,再次鼓舞大家的士气。在期中考试结束后,我要求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分数,以此作为基础,到第二次考试时,对有进步的小组予以表彰。让大家的热情与积极性保持下来,让历史课成为大家的加油站。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课程改革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历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本文试做些初步探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

6、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1]。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历史教

7、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本文试做些初步探讨。一教学反思之风是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但其理论源头则可以追溯到杜威(Dewey)。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才能发现教学的意义;反之,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杜威的观点对后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此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关于反思的讨论在欧美教育界备受重视,并且逐渐影响到我国。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