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椎板关节突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研究

自体椎板关节突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研究

ID:11035547

大小:2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9

自体椎板关节突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自体椎板关节突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体椎板关节突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椎板关节突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3月~2005年6月采用木中切下椎板关节突及棘突修成方块及颗粒,单侧椎间植入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19例。结果滑脱全部复位、椎间隙增高满意、随访12~36个月、平均15个月,椎间植骨6~12个月获骨性愈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按侯树勋等疗放评价标准:优14例、良4例、一般1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椎板关节突骨质强度比自体髂骨大,植入椎间隙不易塌陷,较好维持间隙高度。且

2、又具松质骨易愈合的性能,是一种理想的植骨材料,值得选择。【关键词】腰椎滑脱;椎间融合;内固定;自体椎板关节突【中图分类号】R68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09-036腰椎滑脱是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仍存在分歧,但彻底的侧隐窝、神经根管的减压,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和充分可靠的植骨融合观点,己达成共识[1]。目前,椎间cage和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逐渐取代了单纯植骨融合技术和单纯钉板固定系统[2],使椎间融合率大幅提高。但由于费用较高,基层难于普及。本组从2001年3月~2005年7月采用术中切下椎板关节

3、突及棘突修整成方块和颗粒行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19例,获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例中男7�例,女12�例。年龄43~78岁,平均53岁。病程9个月~12年,平均⒋5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和腰部活动障碍,16例有间歇性跛行,9例感觉障碍,13例直腿抬高实验阳性。均经X线腰椎正侧、双侧斜位、过伸过屈侧位摄片和CT检查。按Meyerding滑脱分类:I度14例,II度5例;滑脱部位:L48例,L511例。合并峡部裂12例,退变滑脱7例。经非手术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内固定材料:DiCK3例,RF7例,G

4、SS-II9例。1.2手术方法6气管插管全麻,俯卧位。后正中切口,显露范围为固定椎上、下各1个椎体之间。充分暴露固定椎椎板关节突及相应横突根部。切下滑椎棘突,将滑脱椎椎板关节突整个切下用盐水纱包好备用。彻底减压椎管、侧隐窝,松解硬膜、神经根。安装椎弓根钉-棒系统,适度撑开椎间隙,提拉滑椎复位,暂拧紧螺母。椎间植骨:牵开硬膜囊及神经根,于左外侧(作者习惯)椎间隙作纤维环瓣切口,蒂位于内侧,缝吊并向内侧翻转纤维环瓣以复盖保护脊膜,用绞刀旋入椎间隙稍向前内侧方向顺逆时针转动,为扩大容质、将绞刀以入口外侧为支点,作压下绞刀柄使绞刀略向后抬起旋切椎间盘,以扩大内后间盘切

5、割,扩大植骨床。注意绞刀进入深度控制在2.8cm之内,绞刀不接触后纵韧带,绞刀直径从6~12mm�范围根据邻近间隙高度选择,再用刮匙清除残留椎间盘组织,直至软骨下骨均匀渗血,这样修成约2.6cm×1.5cm大小面积植骨床,将切下椎板关节突剥除其附着软组织,修整成2块2.0cm×1.5cm�大小方形骨块,并重叠成厚8~10mm,将其余部分剪成颗粒先植入椎间隙、并将其向前、对侧夯实,再将两方形骨块重叠植入椎间隙,并将其嵌实,其前、内侧缘插入颗粒骨中,注意使其低于椎体后缘,复位纤维环瓣,并与外侧纤维环缝扎固定。检查硬膜、神经根松弛,调整椎弓根钉-棒,行椎间适当加压。

6、C臂X光确认椎体序列和椎弓根钉-棒位置良好,先后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盐水冲洗,放负压引流,关闭切口。1.3术后处理术后24~48�h拔引流,2d起直腿抬高运动,7~8d后允许在弹力腰围保护下逐渐离床活动,但避免弯腰下蹲3个月,10d拆线。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摄X�线片了解椎间植骨融合情况。2结果6切口均I/甲级愈合,无术中神经重要血管、神经损伤。随访12~30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病例于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6个月X线见有明显骨性愈合,12个月后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保持满意,未见复位丢失。1例15个月单根椎弓根钉断裂,予以取出内固定,另1例出现S1椎

7、弓根钉弯曲,未作处理,此两例均为早期RF内固定病例,但均末影响疗效。参考侯树勋等疗放评价标准[3]:优,植骨融合良好,无腰痛及神经根损害体征,腰部活动功能接近正常,恢复正常工作;良,植骨融合良好,腰或腿疼痛轻微,无神经根损害体征,腰部活动轻度受限,能从事原工作;可,植骨融合良好,有轻度腰痛或腿痛,有或无轻度神经根损害体征,腰部活动轻度受限,能坚持一般工作;差,植骨未融合,腰痛或神经根损害未减轻,腰部活动明显受限,不能从事轻工作。本组优14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3讨论6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原则是彻底的减压、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4]。彻底的减压和复位有利

8、于受损的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恢复;内固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