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影像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影像研究

ID:11038518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影像研究_第1页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影像研究_第2页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影像研究_第3页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影像研究_第4页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影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影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影像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在x线、CT、MRJ三种不同影像中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2003年6月~2008年11月诊治的79例患者影像资料,患者全部拍骨盆正位片及行骶髂关节CT扫描,其中10例患者行MR骶髂关节检查。观察分析骶髂关节骨质、滑膜、关节软骨、关节间隙及关节下骨组织的改变。结果:158个关节中x线:O级26个(16%),I级27个(17%),Ⅱ级55个(35%),Ⅲ级36个(23%),Ⅳ级14个(9%)。CT表现:O级2个(1%),I级37个(23%),Ⅱ级58个(37%),Ⅲ级

2、45个(29%),Ⅳ级16个(10%)。MRI:X线、CT检查为0级患者MRI显示关节软骨间断线样高信号并伴有不同程度增厚,梯度回波序列可见骨髓腔内水肿信号。对x线CT检查后仅见轻微变化的关节可以显示关节面下T。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骨质受侵改变。结论:x线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具有方便经济的优势。CT对关节面骨质的侵蚀破坏、关节间隙内线样钙化较x线片清晰。MRl对早期滑膜水肿、骨髓腔内的水肿敏感特异。三者结合可准确反映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改变,对患者能进行准确分级。[关键词]骶髂关节;强制性脊柱炎;x线;CT;MP,I6[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

3、]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075-02目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tis,AS)为具有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青少年时期发病,20~30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3-5:1。早期诊断缺乏临床标准,影像变化则为重要诊断依据,并可为l临床分级及治疗观察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sacroiliacjojnts,SU)改变在不同影像检查中的特点,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打下基础。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6月~2008年11月经过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

4、者79例。全部患者均符合1984年纽约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其中男62例,女17例,年龄9~51岁。临床症状是腰部酸痛,其次为髋关节痛、腿痛,伴活动受限、晨僵、夜间痛重、活动后减轻、休息后不缓解。主要体征是脊柱活动受限、骶髂关节压痛、叩击痛等。病程约3个月~15年。所有患者常规拍骨盆正位片及骶髂关节CT扫描,其中9例患者行骶髂关节MR检查。X线片使用岛津800mAx线机摄骨盆正位片。部分患者加照双斜位片。CT扫描使用GElinghtspeed螺旋CT机,扫描方式为自骶髂关节上缘向下连续扫描。层厚3.756mm、间距1.9mm。MR检查使用GE1.5TMR扫描仪、8通

5、道相位控阵线圈、行骶髂关节斜冠状面成像。扫描序列分别选择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EminFull、TR450矩阵320×224、三次采集;T2压脂快速自旋回波、TR4000flE85、矩阵384×224、四次采集。梯度回波T2TR660TE15,矩阵256×129、二次采集,翻转角度25°。1.2分析方法参照1984年纽约修订AS标准的x线骶髂关节改变及分析方法,分别观察三种不同检查方法的骶髂关节滑膜、骨质侵蚀、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及骨髓水肿、纤维强直、真空关节等改变,并进行比对分析。2 结果本组患者79例,AS患者158个骶髂关节在不同检查方法中结果分别为:2.1x

6、线平片26(16%)个关节未见异常(0级)。27(17%)个关节面欠清晰,未见骨质破坏(I级)。55(35%)个关节面模糊伴局部密度增高,可见轻微骨质破坏(Ⅱ级)。36(23%)个关节面骨质硬化、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呈锯齿状改变,关节间隙增宽(Ⅲ级)。14(9%)个关节间隙消失、呈不规则高密度硬化,并见骨赘形成(Ⅳ级)。2.2CT改变6CT扫描可明确显示两侧骶髂关节同时受累但受累程度不同并且骶、髂骨的受累程度亦不同,由骶骨向髂骨侧进展。病变多位于滑膜部。2(1%)个关节未见明显异常(0级)。37(23%)个关节髂骨侧关节面模糊、伴轻度骨缺损,骨膜下髓腔内见点片状高密度影(I

7、级)。58(37%)个关节面不光滑、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内见细线样钙化,骨髓腔内大片高密度,骨质轻度硬化、间隙增宽或狭窄(Ⅱ级)。45(29%)个关节面呈锯齿状改变,大块不规则骨缺损、骨质明显增生硬化,髓腔内密度不均,也可伴有间隙狭窄消失,关节边缘骨赘形成(Ⅲ级)。16(10%)个关节狭窄、间隙消失、骨赘形成、伴真空关节(Ⅳ级)。2.3MPd改变6共10例,CT检查阴性的2个关节进行了MR扫描,梯度回波序列可见骨髓腔内小片状水肿形成的高信号,关节软骨在T2WI表现为间断线样高信号并伴不同程度增厚。13个关节见骨质侵蚀,呈长T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