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探讨

ID:11043112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探讨_第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探讨_第2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探讨_第3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探讨_第4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探讨在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专家点评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理解文章主旨的目标定得过高、牵引过重;按照预设推进教学,对学生学习起点、学生的背景经验关注不够;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少有自主探究;教师牵引过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之中。在平常的教学检查听课和教学研究观摩活动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强势现象也屡见不鲜。对教师过于强势的教学现象进行剖析,有助于匡正偏离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一、强权宰制——传统教育观念的留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内在需求,即所谓“以学定教”。但在

2、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却总是被搁置在一边。一位教师板书课题后,指着课题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老师说:“好的,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然而下面的教学老师仍然是按着自己既定的程序展开,学生的问题并没有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只不过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点缀而已。类似的现象还有,“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按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自学这一部分吧”,“下面我们分小组进行合作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安排纯粹是教师为课堂贴上的新课程标签,教师以自己一厢情愿式的教学

3、方式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走向,没有真正顾及学生的自我感受和实际需要。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主宰课堂。学生提了问题但没有纳入教学过程,这样的安排成了教师的走秀。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儿童是哲学家、是真理的热爱者,疑问丛生,一个接一个。其中有异常宝贵的东西在闪耀,有无数神秘的萌芽。然而这些却被麻痹的、平庸的、愚蠢的教师所践踏、压抑。”[1]教师的强权使课堂仍然沿袭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和加工的零件,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的生命是窒息的,思维是凝固的,精神是压抑的。这样的课堂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导致其学习兴趣低落,

4、缺少生命气息。钟启泉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教法的选择、班级的集体交互作用等,所有的构成要素都应当为形成学生的自主活动而加以统整,都必须服从于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2]74学生的自主不是教师恩赐的,也不是教师能够左右的。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智力结构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过程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使用要着力凸显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动参与精神。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出“强权宰制”的误区,建构起富有活力的崭新课堂。二、单边行为——传授式教学方式的延续教师的“教”要

5、启导学生的“学”,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课堂导入强势、煽情过分,效果却不佳。一位老师执教古诗《元日》。课始,大屏幕出示这首诗,并配上一幅燃放鞭炮、更换桃符、喜迎新年的图画。在欢庆的乐曲声中,教师朗诵这首诗,然后激情高昂地讲道:“这是大诗人王安石的即景之作,表现出了新年的欢乐气氛。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大力推行新政。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揭示了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这一规律。下面,我们就来好好地学习这首诗。”这样的导入,过多地注重情境渲染,起点也较高。但却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一

6、种距离,对课堂教学情境产生了一种隔阂。“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交往和社会化的重要天地。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要素,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彼此间良性的交互作用。”[2]75理想的课堂是双边性的,师生自由平等的对话是现代教学的追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主要保证。然而教师强势的课堂基本以单一的传授式方法为主,成了执教者的“一言堂”,学生成了附庸者或配合者,而不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激情参与其中。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过《翠鸟》这一课,他的设计很有创意。老师走进课堂,对孩子们说:“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今天,我来到翠鸟的王国进行

7、采访,准备写一篇有关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关心你们,保护你们。”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教学就在“人与鸟”的对话中展开了。“听说你们又叫钓鱼郎,谁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捕鱼的吗?”“怎样才能证明你们飞得快呢?”“你们的家在哪里呀?”“你们的家这么小,如果我去做客,怎么进去呢?”“这儿有一篇报道(指课文),可惜是中文我看不懂,但还能听得懂,谁能读给我听听?”……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完完全全投入到了自主研习的氛围中,这样的教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三、重于形式——公开教学语境的误导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课

8、件五彩缤纷、热闹非凡,而学生则忙忙碌碌,疲于应付。显然,这要归咎于竞赛课、评优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