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ID:11055645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_第1页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_第2页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_第3页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_第4页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单胎足月头位,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进行CSEA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3cm时,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术,注入舒芬太尼5μg,继而在硬膜外腔留置导管,持续硬膜外腔注入舒芬太尼0.4μg/ml+0.1%罗哌卡因混合药液;选择同期条件相同、已临产、无镇痛的12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失血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有

2、效率达100%,观察组活跃期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虽比对照组延长,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阴道助产率增高,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舒芬太尼;罗哌卡因8分娩疼痛是产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给产妇带来很大的身心痛苦。分娩镇痛是产妇、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心愿,也是国内外妇产科、麻醉科医师共同关注的课题。近几年来,硬膜外阻滞

3、麻醉是目前国内最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低浓度的局麻药物布比卡因辅以阿片类镇痛药物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因麻醉效果好、局麻药用量少,不良反应少而广泛用于临床[1]。我院产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用最新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方法(CSEA)及病人自控镇痛法(PCEA),对部分产妇进行了分娩镇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自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孕周为37~42周、单胎头先露、有适应症,无阴道分娩禁忌证并且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

4、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条件相同、已临产、未用任何镇痛方法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的年龄、体质量、身高、孕周等有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孕妇入院后常规查体,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胎监及B超等检查。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3cm时,常规行阴道检查及人工破膜,在排除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后,即开始行腰-硬膜外联合无痛分娩。于L��2-3�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取25号特细针置入穿刺针空芯中,刺入蛛网膜下腔,回抽有脑脊液流出时,将麻醉药物舒芬太尼5μg+0.9%氯化钠注射液共2.58m

5、l注入蛛网膜下腔,随后拔除腰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cm,改平卧位后注射2%利多卡因2ml,观察5min无蛛网膜下腔阻滞注入0.5%利多卡因8ml,并接自控镇痛(PCA)泵,待镇痛作用减弱时,以持续硬膜外腔输注产妇自控模式行PCEA分娩镇痛(泵内含舒芬太尼0.4μg/ml+0.1%罗哌卡因混合药液),背景剂量6~8ml,bolus量5ml,锁定时间15min。当宫口开大8~9cm时,关闭镇痛泵,直至胎儿娩出,之后再开放镇痛泵,以利软产道检查及会阴切口缝合。对照组也于宫口开大2~3cm时,常规行阴道检查及人工破膜,

6、以排除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但产程中不给任何镇痛药物。两组孕妇破膜后观察1~2h,如出现宫缩乏力,均给予5%GS500ml+催产素2.5U静脉滴注。�1.3观察项目�1.3.1监测产妇血压、心率、呼吸、SpO�2,上胎心监测仪,持续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根据需要调节催产素用量。�1.3.2疼痛判定标准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分,由产妇自己评定,分值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0~3分为满意,4~5分为基本满意,6~10分为不满意,并记录镇痛起效时间。�1.3.3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采用改良的Bromage8评

7、分方法[2]:1分为完全阻滞,不能屈曲踝关节和膝关节;2分为接近完全阻滞,仅能屈曲踝关节;3分为部分阻滞,仅能屈曲膝关节;4分为可察觉的髋关节功能减弱;5分为仰卧时髋关节可完全屈曲;6分为站立时膝关节可部分屈曲。�1.3.4产程及分娩方式主要观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h阴道出血量。�1.3.5观察产妇分娩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1.4统计学处理对各种资料采用SPSS11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计数以比率(%)表示,采用�χ�

8、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产妇产程中血压、心率、呼吸、SpO�2均在正常范围。�2.2镇痛效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产妇在镇痛之前均感疼痛难忍(VAS评分为8~10分)。观察组产妇大约在用药后�5min�8左右,疼痛即明显缓解或消失,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镇痛满意率为93.3%(112/1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