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

ID:11058789

大小:4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9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盛期文艺复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这时艺术走向成熟,新的古典艺术规范确立。佛罗伦萨城在15世纪末的政治动乱后已失去了它作为意大利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教皇所统治的罗马城和繁荣的北意大利商业城市威尼斯。       16世纪初,教皇为确立罗马在基督教世界的地位,招募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前来装点梵蒂冈宫殿和罗马城,创造了比15世纪更加宏伟的新艺术。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入,使人们对自身更加尊重。15世纪的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还被视为工匠,16世纪初已大大改变了这种看法。当时拥有自主权的各城市竞相聘请最伟大

2、的艺术家,创作名扬千秋的作品,以增强自己城市的自豪感。这种城市间的相互竞争促进了大师们的相互竞争。艺术家不再满足于个人技巧和手艺,竞争激励他们在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各领城中广泛探索,力争获取更大的成就。另一方面,艺术家若能应允这些城市或城中王公大人的订件,他们创作出的作品便成了流芳百世的纪念物。因此艺术家们勿须去迎合雇主,可以自由选择一些自己更喜爱的订件。他们不再是匠人中的一员,大多以学识渊博的多面手出现,往往被视为不朽的天才,艺术家的地位大大提高,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在相互激烈的竞争中,产生了一代博学多才的艺

3、术巨匠。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拉曼特、提香为代表的一系列艺术大师。在前辈艺术家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使艺术在16世纪初达到了高度成熟完美的境界。不但题材从宗教内容扩大到现实生活,而且对自然景色也开始加以观注,他们塑造的形象更完美,更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心理待点。如果说早期文艺复兴艺术家主要探索透视、解剖等科学法则,那么盛期大师在把握了这些法则后不再受其限制,而是更强调视觉效果,探索作品的戏剧性和新的艺术语言。       罗马教皇朱理二世16世纪登位后,以文化的倡导者和庇护者自居,不惜花分大量钱财

4、,招募意大利各地艺术家来罗马,对梵蒂冈宫廷和教堂进行大规模的建设。罗马成为艺术中心。以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拉曼特为首的艺术家形成了“罗马学派”。达.芬奇在米兰从事创作活动,形成了“米兰学派”。东北部的威尼斯在盛期形成了以乔尔乔纳、提香等人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        这个时期在美术理论方面也有不少建树。达·芬奇的绘画美学思想在他的笔记和言论中充分体现出来。瓦萨里的第一部传记美术史问世。这些理论著述反映了人们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看法,认为艺术是现实的镜子,主张艺术模仿自然,强调艺术处理手法上难能可贵的技巧

5、。盛期艺术家追求的美多是一种“绝对奖”的概念,他们把“最完美的比例”、“最美的线条”、“最温柔典雅的形象”视为普遍永恒的公式,创造了一种古典理想美的艺术典型。完美、准确、概括的写实绘画体系建立起来,盛期文艺复兴在美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    列奥纳多・达・芬奇(1)、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天才不限于艺术,在数学、机械工程、医学、地质学等方面都有所反映。他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叫芬奇的小镇,早年到佛罗伦萨,在委罗基奥的工场学

6、习。达·芬奇在这儿不仅学会了绘画雕刻的技巧,还热衷于科学研究。     美术方面,达·芬奇总结了15世纪艺术家的研究成果,在绘画构图、明暗、透视、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尤其是他创立的明暗法,宪全抛弃了15世纪用呆板的轮廓线勾画形象的方法,而是用明暗烘托,让形象从明暗的背景中浮现出来,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和空间感。他研究大气与色彩的关系,发明了“薄雾法”(即空气透视法),让远景沐浴在淡蓝的空气中,绘画的透视关系变得更正确更完善。达·芬奇在美术理论方面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人们从他遗留的大量手稿笔记中整理《绘画论》,这本

7、书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书中提出著名的“镜子说”,认为绘画优于其他任何艺术,因为它包容了世间的一切,画家的心就象镜子一样能真实地反映这个世界,把普遍的自然变为第二自然。达·芬苛还是一位崇尚古典艺术的人文主义者,在观察自然的前提下努力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准确地再现自然。科学性和理想化是他创作的最高宗旨。以上所有一切构成了他的艺术基础,因此,在他的画笔下产行了代表盛期文艺复兴时代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名作《蒙娜·丽萨》和《最后的晚餐》。(2)、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3)、以写生为起点,观

8、察、探索、思考所感兴趣的一切,素描画的很多,色彩却很少。明暗法:画面中出现柔和的阴影。能够把空间与体积联系起来处理,同时又不牺牲15世纪末期风格的那种幽雅如画的美。《岩间圣母》此画是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此画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酥,一天使在耶酥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