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

ID:11065668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_第1页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_第2页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_第3页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_第4页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1978—2007文斌伍艳(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610041)【摘要】货币需求的稳定对一国经济的增长,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居民的投资选择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研究成果的借鉴和部分调整,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分段回归,建立了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关键词】货币需求函数;多元线性回归;拟合优度;F检验一,问题的提出货币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研究[7],早期的古典主义货币数量说,包括费雪的现金交易量说和马

2、歇尔的现金余额说,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接下来是费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等,总之早期的经济学家都是运用适当的变量,结合合适计量方法来来建立货币需求函数.我国学者也对货币需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郑超愚,易纲,谢富胜,何亮标等人,都对货币需求函数模型进行了估计,从各角度分析了货币需求函数的建立及其对政策的影响.本文主要认为,研究货币需求函数依然注重宏观需求,假定货币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通过分段回归模型,来估计货币需求函数.二,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来源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主要有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制度变量三大类[6].由于制度变量很难通

3、过数据来表示,本文选取的变量主要是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主要变量如下:1,狭义货币(M1)由于M2包含数据很多,相当的复杂,无法做出统计进行估计.一般情况下,M1具有稳定的趋势,于是这里我们选取了Ml作为函数估计的因变量.2,国内生产总值(GDP)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增加,于是,国内生产总值与货币需求具有同向关系.3,利率(I)利率的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存在的,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投资渠道的拓宽,影响投资主要因素就是利率与收益率的比较,所以,利率的变化对于投资者是非常敏感的.4,

4、股票的市值(SV)[7]我国最早建立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经人们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股市已经成为居民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投资收益影响了人们对货币需求的转换,从而金融资产就会增加,导致M1需求增加.5,其他因素u货币需求的决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除了以上所述的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大量存在.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数据来表达,不易用定量的方法分析,所以用随机变量U来处理,其中就包括制度变量.以上的数据说明如下:1,M1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以及中央人民银行统计网站.2,GDP选取的数据1978年到200

5、4年的数据主要来自《新中国统计五十五周年》,2004年以后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并且都是以支出法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3,股票市值是沪深两市的总市值.由于交易所建立于二十世界九十年代初期,所以数据从1992年开始计入,主要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的统计数据.4,利率以我国基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准,由于数据在不同时期都有所调整,本文选取每年的十二月份末的利率作为本年的利率,主要来源于每一年的统计年鉴.三,回归模型的建立和检验1,模型的拟合由于在1992年以前,我国证券交易所尚未建立,所以我们不含有股票市值变量,所以我们

6、将数据以1992年为界,对货币需求函数分段估计.根据上面的所列的变量,我们可以得出的第一段估计方程如下:估计方程为:In(Mt)=口0+dIha(I)+口2如(GDP)+]利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拟合结果的估计方程为如下:如(M1)=一10.029+0.4811n(D+1.837h(GDP)(1.585)(o.554)(267)三!=0.954t=(--6.329)(n868)(6.879)df=11F=135.155将股票市值变量加入后的估计方程作为第二阶段的方程如下:h(M1)=d0+lIn(D+口2矗1(GDP

7、)+d3hsv+u依照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第二阶段的估计方程为:,In(MI):一1.549—0.12h(D+1.073ha(GDP)+n021h(Sv)(0.830)(O.048)(O.1)(0.o43)R=991——=——————————一:o.988t=1.866)(一2.493)(10.754)(0.478)dr=12F=427.7332,模型的数据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31nM1/31nGDP~0,31riM1/31nsv>0,除了利率在两个阶段的调整中有不稳定性,其余解释变量均符合经济意义的检验.(2)整体拟合优

8、度检验:首先通过两个阶段的判定系数R2都超过95%说明影响因素与因变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下面我们通过检验所测复回归的总显着性的方差分析法一一F检验,分别对两个阶段的货币需求函数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第一阶段取显着性水平=5%,那么在变元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