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集团冷轧板市场的竞争战略分析

鞍钢集团冷轧板市场的竞争战略分析

ID:11076898

大小:1.11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09

鞍钢集团冷轧板市场的竞争战略分析_第1页
鞍钢集团冷轧板市场的竞争战略分析_第2页
鞍钢集团冷轧板市场的竞争战略分析_第3页
鞍钢集团冷轧板市场的竞争战略分析_第4页
鞍钢集团冷轧板市场的竞争战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鞍钢集团冷轧板市场的竞争战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鞍钢集团冷轧板市场的竞争战略分析2鞍钢集团所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2.1鞍钢集团基本情况简介鞍钢集团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日伪时期的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1948年鞍山钢铁公司成立,翌年7月9日在废墟上开工,迅速恢复了生产,并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鞍钢,扩大鞍钢生产规模,建设大型国有联合生产企业。自此,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型钢铁生产基地,并一度代表了我国钢铁工业的最高水平,被誉为“祖国的钢都”、“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但进入市场经济后,随着宝钢等一批新兴钢铁企业的快速

2、发展,鞍钢逐步变得落后。1992年经国家批准,鞍山钢铁公司更名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并同意以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鞍钢集团。自此鞍钢开始了“凤凰涅磐、欲火重生”的旅程。目前,鞍钢集团是一家拥有63家控股、全资子公司和直属单位的特大型国有钢铁联合企业。2006年底,集团公司拥有直属单位33个,控股和全资子公司30个,6座大型铁矿山、4个选矿厂、1个炼铁厂、3个炼钢厂、13个轧钢厂以及焦化、耐火、机械、动力、运输、建设、综合利用等辅助配套单位和技术中心、设计研究院、自动化公司等科研、设计单位。近年来,鞍钢集团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

3、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具有生产700多个品种、25000多个规格的钢铁产品,形成年生产铁1600万吨,钢1600万吨,钢材15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在中国企业500强的排行榜上,鞍钢表现出了一路上升的良好势头,其2004年的排名为49位,2006年便一跃为31位。鞍钢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日益提高,2004年被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钢铁信息服务商—世界钢动态(WSD)排名第八名,正式进入到国际先进钢铁企业行列,成为名副其实的重量级钢铁企业。“2.2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是对所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都产生影响的环境方面。只有找出

4、外部环境各方面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所面临的威胁,企业才能根据本企业的现有的企业资源能力和竞争力,抓住机遇,规避威胁,才能因势利导,趋利弊害,使企业的经营顺应时代的要求,长盛不衰。因此,本文将根据PEST模型,针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即政治法律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文化环境(S)、技术环境(T),展开逐项分析。2.2.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企业的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国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法规等,这些因素常常制约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政治局势将保持平稳的态势,平稳的

5、社会政治形势为钢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另外,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运行规则将逐渐规范,并同国际惯例相接轨。政府正在营造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为了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钢铁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国家于2005年7月出台了((t冈铁产业发展政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从此次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控制钢铁工业和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加快优势骨干企业的兼并重组、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优化钢铁工业布局、严格钢铁行业投资及外商准入等内容。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

6、础产业的钢铁工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各方面都有影响。解决钢铁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引导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制定出正确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可以预见的是,在全面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面临的形势、挑战和任务后制定出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将会成为一个全面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难得契机。2.2.2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指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购买结构的因素。影响鞍钢发展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等。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7、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5%左右的水平,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增长相对平稳的时期。世界经济的相对平稳的将有利于改善钢铁行业的出口环境,促进钢材出口。但自从美国出台钢铁201条款后,引发了新一轮的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案件增多,这无疑又将增加钢铁行业的出口难度,钢铁产品的出口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持续高位运行,2006年全年GDP增长达到10.7%,为钢铁企业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有研究表明GDP的增长速度与钢铁消耗量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2004年以来,国家为了防止经济过快增长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实施了“双稳健

8、”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2007年是宏观调控措施最多、最频繁的一年。政府的调控目标也从“单防”(防止经济过快增长),转变为“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也由“稳健,,直接转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