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详解与典例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详解与典例解析

ID:11108153

大小:407.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10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详解与典例解析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详解与典例解析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详解与典例解析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详解与典例解析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详解与典例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详解与典例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详解与典例解析一、方法指导:1、杰出人物的产生:杰出人物的产生是时势造就的,而非英雄造时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言:“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也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2、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3、评价古代政治

2、家功过的一般方法: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4、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是看其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为满足这种趋势而担负起发起和促起实现的责任。同时,在这一评价体系中,还应科学区分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5、把握科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首先要正确认识杰出历史人物与

3、人民群众的关系,过分夸大或故意淡化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都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其次是要充分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问题,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中,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评价,既不能不加批判的用古人的观点来衡量历史人物,也不能用今人的标准去苛求彼时彼地的历史人物。再次,要注意全面地辨证地去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把重点放在其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方面,考察和探讨历史人物与他的前人或同时代人相比多做出了什么,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与趋势,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对于推进了历史进程的人物,在肯定他们的历

4、史贡献的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其时代局限性,特别是对于一些跨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要注意按照其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给予恰当的评价,避免用动机论的观点或道德判断去衡量历史人物。第四,要注意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别、去伪存真,对有关历史人物方面的史实进行认真的甄别,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应特别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力避将影视作品中历史人物方面的艺术演绎作为立论的依据,使人物评价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之上。1二、重点突破:1.秦始皇的历史功过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秦始皇重大的历史贡献。秦

5、始皇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这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2.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唐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

6、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3.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4.评价康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通过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捍卫了国家主权,缔造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一代帝王。(2)康熙帝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继续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7、,对外闭关锁国,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进入工业文明社会时,中国还在封建社会徘徊,他的统治使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大潮中落伍,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5.儒家思想的演变(1)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2)战国时期发展:成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还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和暴民,

8、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但在战国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