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述题补充

古代文学论述题补充

ID:11118419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古代文学论述题补充_第1页
古代文学论述题补充_第2页
古代文学论述题补充_第3页
古代文学论述题补充_第4页
古代文学论述题补充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论述题补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论述题补充1、唐诗繁荣的原因分析。(1)社会因素。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国势强大,经济富裕,朝廷百官宴游,多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南北交通无阻,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蔚成一时的风气。至於安史之乱后,藩镇之祸继起,唐室中衰,加以外患日极,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郁结之情,正可用诗歌来抒发,也促成唐诗的兴安。(2)政治因素/君主提倡。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不仅都爱好音乐,并大加提倡。高宗、武后,好乐章,常自制新词,编为乐府。到了玄宗,此风更盛。

2、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爱好文艺,附庸风雅,对於文艺的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唐代以诗取士,於是诗歌一门,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有重要的作用。(3)诗体的进化/文学本身的发展。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在六朝时代,才开始形成,格式音律初具规模。到了唐代,社会生活日益复杂,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在诗歌创作上,新的内容,要求新的形式,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

3、来表情达意,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4)思想、文化的活跃/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如王维的山水诗,号称「诗中有画」,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以致道士

4、、歌妓,均有佳作,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2、试论初唐四杰在诗史上的贡献。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起到了前承汉魏后启盛唐的历史作用,代表了当时诗风变革的方向。(1)、努力开拓诗歌的境界,题才内容突破了宫体,“由宫廷走到了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譬如说,五言律在宫廷诗人手里,多用于酬唱和咏物,而到了“四杰”的时代,则成为他们言志抒怀,写景抒情,伤怀赠别的抒情手段。(2)、重视抒怀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追求一种壮大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气量。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

5、气扬,较早的开启了新的诗风。“四杰”的五言律诗,也显示出一种非常自负的豪杰之气和慷慨情怀,这主要反映在羁旅送别诗和边塞诗中。“四杰”的送别诗,于送别之外有一种昂扬的报复和气慨。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与君临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写送别友人,但一反传统送别诗所表现黯然消魂的情绪,加然意识到羁旅的苦辛和离别的孤独,但表现的却只有真挚的友情和共勉,心境明朗,境界开阔,有一种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慨。特别是颈联,饱含友谊,蕴涵哲理,为一篇之警策,千古之名句。(3)、“四杰”的诗

6、歌创作,使五言律渐趋成熟并初步定型,七言歌行(七古)更为完美。王、杨专攻五律,他们的作品讲究对偶声律,追求词采的工丽和韵调的流转。卢、骆长于歌行,他们的优秀作品,不仅实现了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走到了市井的转变,而且表现出壮大的气势和力量。3、谈谈陈子昂诗的主要成就及其得失。(主要成就见第一份资料,我们这里主要谈谈他的得失。)陈子昂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在他的38首《感遇》诗中。《感遇》政治色彩很浓,以之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

7、实的作用,这是其所得。其失在于这种复古易重蹈古诗以比兴手法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的将抽象思辨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4、谈谈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成就。(根据第一份资料王孟特点的比较里孟浩然的特征进行回答。)5、试论王昌龄七言绝句的主要成就。盛唐诗人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他的七绝有清刚之美。(1)格调多样化,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2)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洁,意蕴含蓄而风调清刚。(3)心理描写也非常出色。如《采莲曲二首》“乱如池中看不

8、见,闻歌始觉有人来。”(4)创作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著名的《从军行七首》。6、试比较李杜在创作方法、情感抒发、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