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化探寻之旅作文

我的文化探寻之旅作文

ID:11138106

大小:3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0

我的文化探寻之旅作文_第1页
我的文化探寻之旅作文_第2页
我的文化探寻之旅作文_第3页
我的文化探寻之旅作文_第4页
我的文化探寻之旅作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文化探寻之旅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文化探寻之旅作文篇一:我看文化作文我看文化作文------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专题培训有感今天,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我县进修校学习,我很荣幸,听到了谭恒君老师的有关“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专题培训”的讲座,以及谭老师“雅语训练”和谢筱婷老师“打造文化的意蕴”的观摩课,这一天时间安排得很紧,但是老师们都用心的参与培训,并提出独到的见解,到最后还意犹未尽,这也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曾经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只要能做题,懂得知识点,就会教好学生,三年前,我明白了,原来还要懂得学生才能接近合格。直到今天,今天听了讲

2、座,我才真正醒悟,一位优秀的、合格的老师,不仅是要能做题,懂得学生,而且还要有一套很好的教学方法把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而要拥有一套好方法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做到的,尤其是作为语文老师,站上讲台就应有一股“语文性”来感染甚至是感动学生,才能步步靠近“优秀”二字。原来,作为语文老师,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上好语文课的第一步;另外还要时刻保持文化的眼光来看待身边事物、来思辨社会;更要拥有文化的语言来引导和感染学生。塞.柯尔律治曾说过“只有动情写出的作品才能动之以情”,情感也是文化课堂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如同谢老师那堂课上,用“故乡

3、”一词来一步步勾勒、细描、渐染以及装裱作示范的过程,就是在用她个人对故乡那特有的情感不断扩大、着色的过程,感染了学生,也引导了学生自己用“故乡”“家”“秋”等词来进阶。学生在忘我的情况之下完成了一大段文学性很强的描写之后,非常震惊自己原来还能把文字写得这么美妙,就连这感觉也有些飘飘然,快乐极了。这样的操作简单而且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学生很感兴趣,我在想,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如此有文化味的话,几年后,学生还会缺乏文化的涵养、灵性吗?当然,对于谭老师那堂课,例子很贴切生活,就是每个学生身边的事,让课堂生动、活泼。他有一句话

4、触动了我,即学生来我们学校是来学雅语的。对啊,学生在生活中往往是生活化的语言,来学校就是要让语言由俗变雅,而语文的课堂就承担着主要的作用,因为“汉语言文字,它不是俗语,而是雅语,是会唱歌的语言”。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谭老师还是谢老师,都是以文化的视觉与眼光,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来感染他们、引导他们文化思考和活动,并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应用。整个这样的文化课堂模式,更能培养学生思考、发散思维、动手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的熏陶。即便是平时很多时候有些情节或多或少的会促使我有继续

5、学习、提升自我想法,但是,每次都是那种很难行动的大话、空话,然而这次,我真是很深的体会到,真的需要每天加紧读书、加紧积累。是啊,要想学生接纳你,你必须要具备一桶水,而不是一碗水,所以努力吧,小杨!秀山一中杨桂英2013年9月18日篇二:传统文化作文传统文化作文传统文化作文(一)上午,秋高气爽,我们快乐牛牛小队举行了第二次小队活动,跟着课本,来到了河坊街和吴山广场,寻找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进河坊街不久,我们就看到一家店门口有个招牌,上面画着一条卡通的龙,还写着大大的“龙须糖”三个字,有个叔叔在里面忙着做着什么,一个阿姨招呼我们

6、上去看看。我们往前凑上去看,叔叔面前的柜台上放着一盆花生芝麻和白糖的馅料,只见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像细细白白的毛线一样的东西,从盆里舀上一勺馅料,放在”毛线”里,然后把它们卷成四四方方的“棉被卷”,放到边上的盒子里,很快盒子里就有了十床小“棉被”。这就是龙须糖吗?味道不知道怎么样?这时候,边上的阿姨说:“小朋友,买点龙须糖吧!”看我们大家都很有兴趣,妈妈就掏出钱给我们买了一盒。新出炉的龙须糖归我们了!大家每人拿了一个就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迫不及待地把一整块龙须糖塞进嘴巴,一半的糖露在了外面,嘴里的糖一下子就化了,好粘啊

7、,边上的小朋友就笑话我,“看看卢知鉴,像不像长了龙须啊!”“你吃这么快,怎么能尝出味道,日记怎么写啊?”我赶紧把露在外面的糖咬了下来,一口一口地慢慢吃,甜丝丝的,糖里裹着的花生、芝麻香喷喷的,非常美味。我吃完一块,舔舔嘴巴,呀,下巴上还真留着一条“胡须”呢!我让妈妈帮我拍了一张“胡须”照,然后又伸手抓了一块龙须糖开始吃,边吃还边看盒子上的介绍,原来龙须糖已经至少有500年的历史了,龙须是从麦芽糖里抽炼出来的纤幼银丝精制出来的,它的名字还是明朝正德皇帝给取的呢。吃完了龙须糖,我们去了方回春堂,参观了这家始创于1649年、36

8、4岁的中药老店;然后看了神奇的吹玻璃、有意思的拉大片、捏糖人,还品尝了糖蝴蝶和杭州有名的定胜糕,体验了抖空竹这项民间活动,最后还去参馆了朱炳仁铜雕馆,见识了不可思议的铜雕艺术。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的探寻传统文化之旅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地离开了吴山广场。传统文化作文(二)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万木吐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