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ID:11146573

大小:59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1页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2页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3页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4页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教学设计平罗回中许杰一、课标分析关于《全等三角形》这一章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本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止,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学习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二、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学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是

2、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线平行、两线垂直的重要依据。三、教学建议分析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特点和根据三边或两角一边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本节课将研究已知“两边及一角”的条件下讨论三角形是否全等,并由比较实验法证明过渡到用理论推理论证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方法针对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作图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建议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基于“设疑——实际操作——发现——归纳总结——应用拓展”的教学流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经验,树立推理意识,增强学习几何的信心,为以后的证明学习打下基础。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熟记三角形全等的

3、判定方法之“边角边”(S.A.S.)定理以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应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猜想、画图、比较、验证、归纳,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2)通过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证明和使用,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会运用边角边(S.A.S.)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三角形全等证明的书写格式难点:灵活运

4、用边角边(SAS)定理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六、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教法:实验法为主,讨论法、情境激趣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同时渗透分类讨论、转化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学法:在依次经历画图操作,观察归纳,合作交流后,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三角形全等的“SAS”判定方法,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七、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哪些?2.在ASA与AAS中,角与边有哪些位置关系?3.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你认为边与角的

5、位置关系有哪些?4.当两个三角形具备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条件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此环节设疑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出课题。板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三课时(二)探索新知:画一画、比一比:(1)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一个内角40°,且40°角的一条边为8厘米,另一条边长为7厘米.(2)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一个内角120°,且120°角的一条边为8厘米,另一条边长为7厘米.将所画三角形与同伴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两人一组选择一组条件画出三角形,若部分学生有困难,可让优秀学生指导。要求学生将画出的三角形叠合对比,形成初步认识。教师用多媒体展示

6、学生所画三角形。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两边一夹角作三角形的唯一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骤画图,然后剪下,并在同一小组进行对比观察看是否会全等。通过观察比较、推理交流,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结果,体会数学结论形成过程。设问: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可以概括出什么结论?学生总结,并用自己的语言结论,教师点评并规范几何语言。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和简单表述能力。教师板演(1)已知两边及夹角只能作出唯一的一个三角形(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角边”或“SAS”。DEFABC用几何语言表示在△ABC与△DEF中AB=

7、DE∠A=∠DAC=DF∴△BAC≌△EDF(SAS)多媒体展示一组,学生口述其他两组。用几何语言表示判定公理,培养学生的图形识别能力,直观判断能力和运用几何语言的能力。(三)巩固运用、拓展延伸81.根据条件判定下面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多媒体展示)40°DEF78ABDCAB40667C(1)(2)2.如图所示, 根据题目条件,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否全等.(1) AC=DF, ∠C=∠F, BC=EF;(2) BC=BD, ∠ABC=∠ABD.请学生叙述,教师规范几何语言学生一一解答,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在不同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