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

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

ID:11146747

大小:5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0

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_第1页
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_第2页
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_第3页
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_第4页
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放弃了传统的海军“两强标准”。随着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不断恶化,英国海军部多次建议内阁实行新的“两强标准”,但出于国内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的考虑,内阁只通过了“drc标准”,新“两强标准”问题久拖未决,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不了了之。重拾传统“两强标准”的失败表明,英国的霸权时代已一去难返。[关键词]英国海军战略,“两强标准”,“一强标准”,“drc标准”作为一个岛国,海军是英国国防的基石。1889年英国政府通过《海军防御法案》,正式确立

2、海军“两强标准”,即英国海军不弱于其他两个最强海军国家的海军加起来的规模。事实上,在此前的两百年间,这一标准已成为英国海军的战略传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两强标准”渐渐呈现出难以满足英帝国防御需要的迹象。当时英国面临着一个紧迫的战略抉择:要么大规模建造海军,要么物色一个盟国分担重任。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选择了后者,与日本于1902年缔结“英日同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接过了英国海军在远东的大部分责任,并且在1917年同意参与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护航行动,作为回报,英国支持日本在战后和平会议上继承德国在远

3、东的利益[1](pp.1~2)。一、放弃“两强标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仍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强大的海军,但英国政府首要目标的是恢复经济、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大规模削减军费和复员裁军成为大势所趋。1919年8月15日,英国内阁通过了“十年规则”(tenyearrule)作为国家战略的指导性原则,即设想未来十年内不会有大规模战争,无需为此组建欧陆远征军[2](p.3)①。在当时的一些人看来,“十年规则”的施行意味着英国一定会放弃传统的海上霸权,甚至可能会允许自身实力落后于美国海军。重新定位战后英国海军战略,遂成为政府重要

4、的焦点议题。时任海军参谋长戴维·比提(davidbeatty)建议,如果美国不放弃或不修改1916年的海军计划②,英国应继续造舰以保持平衡,同时加强“英日同盟”,但他反对以“英日同盟”来对抗美国,认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与美国结成同盟,保证海军力量至少不弱于美国[3](pp.61~62)。驻美大使格雷勋爵(lordgrey)也谏言首相劳合·乔治,英国无力阻止美国建立一支与英国实力相当、甚至超过英国的海军力量,英国海军应以欧洲国家海军作为参考标准[2](p.7)。比提和格雷的观点分别代表了英国大多数军职和文职官员的想法,

5、不与美国为敌、放弃传统的“两强标准”已成为政府高层的共识。1920年3月17日,海军大臣沃尔特·朗(walterlong)代表内阁在议会下院正式宣布:“我们的海军在力量上不应弱于其他任何一国的海军。”[2](p.9)英国就此正式放弃了传统的海军“两强标准”而实行“一强标准”。尽管英国海军放弃了“两强标准”,但从一战中渔利的美国和日本却在不断扩充海军力量。1919年美国国会决定继续1916年的海军扩建计划;日本国会则通过了“八·八舰队计划”①。这让英国政府担心如不限制美日的海军扩建步伐,美国甚至日本终将超过英国,那么“

6、一强标准”也难以维系。1921年3月,英国政府试图把“十年规则”抛在一边,提出在建造4艘战列舰后,还计划建造史上最强大的48000吨的战斗巡洋舰4艘,作为对美国和日本扩建海军的回应[4](p.21)。但是英国政府冷静下来以后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向华盛顿试探召开国际海军裁军会议,并允诺与美国共同维持两国海军均势。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召开,英、美、法、日签署《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规定条约生效后,“1911年7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缔结的协定应予终止”[5](p.738)。英

7、、美、日、法、意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确定了主力舰5∶5∶3∶1.75∶1.75的吨位比例[5](p.743)②。英美日之间的海军军备之争暂时得以缓和。华盛顿会议是英国在国际场合正式确认放弃传统的海军“两强标准”,但就当时形势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糟糕的结果。首先“英日同盟”虽然不再存在,但《四国条约》“既保持了英日之间的友好关系,又增添了同美国协作的新气象,所以劳合·乔治声称这是英国外交的大成功”[6](p.80)。其次,英国在华盛顿会议之前事实上就已经放弃了海军“两强标准”,因此主力舰吨位的比例不是无奈的退让

8、,而是英国海军“一强标准”的现实体现。另外,在《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英美对日做出在西太平洋不新建或扩建海军基地的重要让步,但新加坡没有包括在其中,而且英国依据条约削减的是一些过时老旧的军舰,反之,美国和日本则要限制建造较现代化的舰只。因此,华盛顿会议一方面避免了英国今后被动地卷入代价高昂、财力难以支撑的军备竞赛,一方面通过条约限制了其他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