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

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

ID:11150012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_第1页
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_第2页
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_第3页
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摘要:新的课程实施要求教学模式的转变,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否将这两者优化结合既是课堂新的标志,又是教学效率能否提升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结合;方法“主导”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因素。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决定和负责,给学生做向导,为他们的发展起引导航程、把握方向的作用,即主导作用。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怎样学,学什么,而不能越俎代庖,硬性灌输。“主

2、体”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方面。现代教学论的阐述是:学生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使之“个性化”,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上述论述都确定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要求教师把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怎样使主导与主体优化结合呢?自己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体会。1.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在阅读教学中的结合1.1设计问题恰当到位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宁鸿彬先生在教读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假

3、如你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位解说员,现在博物馆的展台上放着一个党证,里面并排摆着六根火柴,你应该如何为参观者解说?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读后跃跃欲试。真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诱发了同学们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讲述,同学们较主动地把握了课文的内容,较自然的锻炼了说的能力,给同学们留下了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这种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在乐中学,在趣中学的做法,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风范,使我们体会出了如此导向的妙处。如,在教读鲁迅的作品故乡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文中描写了两个人物,直接描写了谁

4、,间接描写了谁?所描写的两个人物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通过读后很快找出了答案,且很具体的填入表格中,通过对照发现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对突出人物性格的作用,较轻松的学习了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及对比的写法。同时也自然的把握了作品的主题--揭示了辛亥革命后期,由于官、匪、兵、绅的压迫及多子造成了农村的日趋萧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省去了教者的泛泛讲述,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1.2了解学生,驾驭学生,全方位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是重点。若要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阅读教学的实处,首先教师应清楚教师为了学而存在,并为学服务,教师的主导作用

5、主要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言的。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者学生学习不主动,那就说明教师没起到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强,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越大,学习效果越好。学生学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标志。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成了教师有成效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手段,其次才是操作。魏书生先生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他说:“我在教学过程中最注重研究人的大脑,因为大脑就像是汽车的方向盘,方向盘把好了,汽车就不会走错路。”一句有趣的比喻,道出了他了解学生,驾驭学生的

6、真谛。2.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中的结合作文是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它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要具备作文能力,就要具备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也要具备审题、立意、结构、谋篇的能力,还要学会记叙,议论、说明、描写等方法,这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作文教学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为关键。据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2.1作文指导,求粗不求细。给学生留下观察、思考及想象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产生不同的思考和想象。培养学生的个性,防止作文如出一辙。2.2作文

7、完成后全部收上来,由教师检查是否完成,而后再将作文发给习作者以外的同学,而后讲明批改要求:即文章的立意是否新颖,有无创新意识,文章内容是否健康向上,结构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楚,文章运用了那些表达方法,是否合适,文章有无病句、错字,请改正,且写出评语、日期、批改者姓名。之后,让学生在课下互相研究、批改,结果学生批改时真的进入了情境--批改者就是教师,对自己所评的作文精批细改。2.3隔天教者不定向收取部分同学的作文,检查批改情况,再选出三至五本较成功的作文(作文和批改),在全体同学中详细讲评。.最后同学间互相交流作文,以取长补短,取得较为理想的效

8、果。学生学习了批改作文的方法,尝试了做学习主人的喜悦;借鉴了他人作文的优点,受到了好作文的熏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