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新探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新探

ID:11173346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新探_第1页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新探_第2页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新探_第3页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新探_第4页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新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新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新探县域作为宏观与微观、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其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质量、效益,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面对21世纪新的机遇与挑战,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新的观念,开拓新的思路。一、树立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意识,从以农为主转向工农并重,加速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是要坚定地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二是要依靠科技,这些都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前提和基础

2、。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与县域工业化的进程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流程还是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工业发展了,三产业才更加繁荣,制约农业发展的资金不足、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等主要矛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真正地得到加强。二、树立把小城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极的意识,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从以村为主转向以镇为主,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县域经济协同发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水平的着力点是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小城镇作为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

3、动力的基础,接受大中小城市辐射和产业转移,是传播现代工业文明、市场观念和密切城乡关系的“桥头堡”,其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功能的完善与发挥,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一是要科学规划。抓好规划这个龙头,是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扩散等功能的中心环节,是合理划分二、三产业发展空间,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率和城镇吸引力、凝聚力的关键;二是要遵循总体规划,保证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先搞好县域和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完善其功能,使其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极,以点带面。三是要把科学管城、开发拓城、实

4、业兴城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解决过去重建轻管等问题,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严格城镇管理,尽快让他们绿起来,洁起来,活起来。四是加快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改革的步伐,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镇。三、树立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的观念,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步伐,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树立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的观念,一是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在保证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出租、股份制改造、拍卖等形式,改造和重组国有、集体企业,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化改造,大力引进民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二是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步伐,放量发展民营企业,并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千方百计地激活社会资金,大力拓宽生财之道。三是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和优秀管理者,使县域企业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四、跳出县域经济就是县内经济的思维定式,放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勇于开拓进取,加大外引内联力度,在搞好招商引资,加强横向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实现新的突破。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国际资本、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优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和产业政策调整等新的形势和任务,

6、县域经济要走上新的台阶,必须开阔视野,树立大开放、大市场、大资源、大发展的意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克服县域经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瓶颈性制约,形成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协同发展的格局。在现有条件下,县域经济要实现大发展,必须要弘扬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正视困难,狠抓落实。抓落实,一是要靠领导推动,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二是要靠政策拉动,鼓励企业和个人招商引资。三是靠服务促动,要按照国际惯例,理顺办事程序,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四是靠外资驱动,促其上规模,上档次

7、。五、抓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好结构调整与优化这篇大文章,在培养主导产业和发展特色经济上实现新的突破。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跳出过去一味求全的框框。一是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富于竞争力。二是要根据本地的资源和基础条件以及市场的要求,选择好和培养好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新兴产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群体。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积极发展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等产业,同时,建设和培养一批有辐射力的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

8、资料的专业批发市场,鼓励和支持各类民间流通组织的发展,以小城镇为依托,把大工业与乡镇企业、广大农村联结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使城镇成为市场的集散地和经济辐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