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附件(含目錄)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務處.doc

總附件(含目錄)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務處.doc

ID:11187972

大小:12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總附件(含目錄)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務處.doc_第1页
總附件(含目錄)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務處.doc_第2页
總附件(含目錄)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務處.doc_第3页
總附件(含目錄)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務處.doc_第4页
總附件(含目錄)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務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總附件(含目錄)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務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認識我的家鄉-埔里盆地設計者:南投縣埔里鎮大成國小蕭宥蓁江素真一、課程架構圖*地形*地質*地理中心-虎仔山第一站:地理篇第二站:歷史篇*:水蛙窟遺址*:大馬璘文化遺址埔里盆地第三站:生態篇*:桃米生態村二、活動流程活動名稱認識我的家鄉-埔里盆地教學設計蕭宥蓁江素真學習目標*了解家鄉的地理位置*觀察並認識埔里盆地形成原因及自然生態適合年級高年級教學時間240分鐘學習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能力指標1-3-3-3由相關活動,綜合說出生態環境的主要特徵並加以分類。1-3-4-1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1-3-5-3清楚的

2、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與結果4-3-2-3認識資訊時代的科技。教學活動●準備活動 *教師:教學手冊、指北針、數位相機。 *學生:收集的資料、講義、紙、筆、學習單、指北針。 *與學生討論如何辨識方位與景物。●發展活動 第一站:地理篇(教學地點:埔里鎮虎子山) *地形    在台灣島中部山地與平原的交接地帶中,即北起北港溪(大肚溪上源之一)南至濁水溪之間的大約30公里的範圍內,分佈著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山間盆地。除埔里盆地之外,还有鱼池盆地、日月潭盆地、头社盆地以及十几个面积不及1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合称埔里盆地群。除埔里盆地之外,還有魚池盆地、

3、日月潭盆地、頭社盆地以及十幾個面積不及1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合稱埔里盆地群。    埔里盆地位於台灣省雪山山脈南部,日月潭北部,呈曲邊三角形,頂點在北山坑,底邊向外凸出,其他兩邊向裡凹入,南北長約10公里,東西寬約6公里,面積僅40平方公里,地勢由東向西緩傾,海拔400-500米。埔里镇位居其中,是中央山区物资主要集散地,也是连接台中至花莲的交通枢纽,四周由海拔压800—1000米的群山所环抱。埔里盆地全境被北港溪、南港溪與眉溪沖積,形成大小不等,高度不一的數座盆地面,在埔里盆地西北境有大坪頂面,眉溪北岸有赤崁面、水蛙窟面,桃米溪西岸

4、有桃米坑面,南港溪南岸有牛相觸面、蜈蚣窟面,眉溪與南港溪之間則是愛蘭臺地與廣大的埔裏面,埔里市區正位在埔裏面。*地質     埔里盆地群最初係由斷層與褶皺而產生之低窪盆地,其排列受主要地質構造之控制。其後各盆地又連續發生堆積、撓曲、侵蝕、回春等作用後而使山間湖泊先後宣洩乾涸,附近河流下切亦盛,最後造成目前盆地群之現貌。     埔里盆地群分佈于三纪亚变质岩区山地之埔里陷落区,大肚溪上游之北港溪与浊水溪中游中游流路之间。埔里盆地群分佈於三紀亞變質岩區山地之埔里陷落區,大肚溪上游之北港溪與濁水溪中游流路之間。南北约30公里,之间有大小十

5、数个山间盆地,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之排列,而其排列方向与地层之主要构造方向一致。南北約30公里,之間有大小十數個山間盆地,大致呈北北東~南南西之排列,而其排列方向與地層之主要構造方向一致。    根据研究,埔里盆地也是构造盆地。根據研究,埔里盆地也是構造盆地。    埔里分地之地层由上而下如次:埔里分地之地層由上而下如次:  #冲积层以砂砾及黏土组成,构成低位盆地面。沖積層以砂礫及黏土組成,構成低位盆地面。  #台地砾层以红土层与砾石层组成,构成高位盆地面。台地礫層以紅土層與礫石層組成,構成高位盆地面。头嵙山统砾层  #頭嵙山統礫層

6、头嵙山统黏土层  #頭嵙山統黏土層  #基盘古第三纪地层基盤古第三紀地層另外根据在八十六年前的台湾侧视电达映像分析,发现位于浊水溪至大安溪间有甚多走向西北西之横断层,这些横断层被认为是与埔里盆地之成因有关。 *地理中心-虎仔山    在埔里镇东北郊距镇中心3公里处,有一座海拔555米的小山——虎子山,是台湾岛的地理中心。在埔里鎮東北郊距鎮中心3公里處,有一座海拔555米的小山——虎仔山,  是台灣島的地理中心。日本侵略台湾时期在虎头山顶建有一座木板架,名曰“台湾中央碑”。日本侵略台灣時期在虎頭山頂建有一座木板架,名曰   “台灣中央

7、碑”。1952年,在虎子山西麓、埔里通往雾社的公路旁,设立了一座褐色方形柱体的大理石碑——“台湾地理中心碑”,上面竖有一根银白色铁质长杆,顶端缀一交叉双环,碑的两侧有白色弧形护墙;造型新颖美观1952年,在虎子山西麓、埔里通往霧社的公路旁,設立了一  座褐色方形柱體的大理石碑——“台灣地理中心碑”,上面豎有一根銀白色鐵  質長桿,頂端綴一交叉雙環,碑的兩側有白色弧形護牆;造型新穎美觀。1972年由民间捐款修缮,成为一座小型公园。197  2年由民間捐款修繕,成為一座小型公園。但1976年2月至1977年8月,经精密测定,发现台湾几何

8、中心点的准确位置并不在此,而是在虎子山顶,即东经120°58′25.975″、北纬23°58′32.34″的地方,于是又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位置准确的“台湾地理中心天文原点”,成为全省地籍测量的最重要的据点。但1976年2月至1977年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