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九: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

范式九: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

ID:11190149

大小:100.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0

范式九: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_第1页
范式九: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_第2页
范式九: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_第3页
范式九: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_第4页
范式九: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_第5页
资源描述:

《范式九: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范式九: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课改篇立足校本自主构建苦心经营志在突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坐落于美丽的长江之滨古铜都铜陵,2000年创办,占地200余亩,现有师生1500余人,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部。作为一所在课堂教学上有不懈探索的民营学校,安徽铜都双语学校被媒体称为“课堂教学改革小岗村”、“皖中南地区窗口校”,是全省课改的首善地区,领跑全省课改,它的每一点变化几乎都是一个风向标。然而,回顾来时路,从当年的中考“滑铁卢”到随后的中考“六连冠”,从曾经的艰难办学到今天的远近闻名,从过去的四处招生到如今的慕名而来……办学十年,追求十年,安徽铜

2、都双语学校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课改之路。痛定思痛,打倒旧课堂众所周知,铜陵的均衡教育有声有色,基础教育质量全国领先,因此,在这里办民办基础教育是不容易的,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从2000年办学开始的最初三年,铜都双语学校也和其他民办学校一样,面临着三大“瓶颈”问题:生源质量无保障、教队伍不稳定、学生家长要求高。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无奈之中,学校也选择了很多民办中小学初始阶段用过的办法,即以优厚待遇引名师,以优越条件引优生,期待以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生创造中考佳绩。未曾想,2003年的中考就给了铜都双语学校当头一棒,名师战略、优生策略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

3、效应,一时间,社会怀疑,家长埋怨,校长和老师们陷入挣扎和深思当中。经过2003年暑假的大力宣传和辛苦招生,到了那年的9月份,在校学生数竟然比6月份的500多又少了100多人。形势逼人,校长盛国友痛定思痛:不打倒旧课堂,就是死路一条。旧课堂的诸多弊端早已为人熟知,而民办学校的自身特点又使这些弊端被放大。一方面,学校用优厚的待遇请来的传统课堂的优秀教师自成一体,水土不服,流动性大,往往造成青黄不接,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很大;一方面,有教无类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家长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就是看中了学校能够让他的孩子得到发展,因此,家长的满意度、美誉度

4、关乎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突破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瓶颈,只有打倒旧课堂!但是多年形成的课堂定式非一朝一夕所能轻易改变的,特别是那些优秀教师往往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在压力面前,盛国友以难得的清醒和勇气进行着理性的思考和实践,他认为:没有名师,我们就打造自己的名师;没有优生,我们就让每一名学生都在双语学校取得成功!在激烈的讨论和细致的谈话中,多数教师转变了教育理念,接受了“旧课堂是没有出路的”的认识。一些教师的离开非但没有造成什么负面影响,相反,学校的课改之路走得更顺了。讲台的撤去,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老师不再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学生也不再觉得上

5、课只是抬头去看老师、低头去记笔记了,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从此,双语课堂一扫旧课堂的沉闷乏味,渐渐变得生机勃勃。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模式的变革,让铜都双语学校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在2004年的中考中,铜都双语学校的成绩跃居铜陵市第一,一下子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在成绩面前,盛国友和铜都双语学校全体教师不满足,不止步,在课改路上,坚定地向前走着。后来的事实证明,双语学校的课改之路走得正确而坚实,中考成绩连续六年稳居铜陵市第一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苦心孤诣,经营新课堂2004年中考的成功,不但没有让锐意进取的铜都双语人满足,反而成了他们坚持

6、课改之路的动力。从2003年到2008年,铜都双语学校在“打倒旧课堂”的基础上开始“经营新课堂”。经营新课堂,理念为先导。以董事长盛国友、常务校长汪兴益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主要做了三件事:坚持课改理念、立足民办学校实情、扎根于课堂实践。在大会小会上,在其他各种场合,学校领导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改理念,并努力使这一理念得到全校教师的认同,内化成教师们的职业操守。经营新课堂,办法是关键。针对传统课堂教师“高高在上”、“一言堂”的弊端,学校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从改革课堂空间开始经营新课堂。这里的课堂空间是独一无二的,这里的课堂空间是绿色的、

7、生态的、平等的、民主的。教室里除了拆去讲台,还有很多创举,改“一个面向”(面向讲台)的方向序列为根据学生展示需要而可以随时调整的“多个面向”,由一块教学专用的黑板而增至两块大黑板,同时还在新型课桌上增设了可供每位学生课堂展示的展示板。这种“不设讲台”的无教学空间,从形式上剥夺了教师专门说教的权力,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主宰者,而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发现者和合作者。而“相向而坐”、“纵向分组排列座位”、“随时调整坐姿”等便于人际距离接近的排序方式,有利于学生生成对话、合作、互动的愿望,有利于形成学习伙伴间相互激励的机制。在这种新型课堂空间中

8、,黑板不再是教师板书专用的“高高在上”的宣讲台,而是学生尽可能多展示自己的阵地。铜都双语学校的新课堂空间,不是外在的附加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