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 考试基础

哲学问题 考试基础

ID:11204069

大小:5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0

哲学问题 考试基础_第1页
哲学问题 考试基础_第2页
哲学问题 考试基础_第3页
哲学问题 考试基础_第4页
哲学问题 考试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问题 考试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死并非生的对立,有时候生只是死的另一种形式(尼采)2、人从来不曾经历过死亡,所以这一刻活着即是永恒(维特根斯坦)3、财富的意义在于更好的完成义务,而不是逃避义务(卢梭)4、忍耐是出于对行为一般性准则的是适宜考察(亚当·斯密)5、人类本能的自然倾向自动产生所有惩罚的政治目的(亚当·斯密)6、政治和强权结合是必要的(帕斯卡尔)7、语言是世界的边缘(某位天才说的)8、谁是促使他人强大的原因,谁就自取灭亡(马基雅维利)注:看看我们南方的某些工厂,真可怜那些男男女女整天干着一天就能学会的工作,他们还有思考吗?谁决定了他

2、们这样的命运?9、名声之号角宣布了一方的永生,也宣布了另一方的死亡,妒忌者的衰老是漫长的煎熬。(巴尔塔莎·葛拉西安)10、光照进黑暗,而他们却不接受(圣经)11、浪费宝贵的生命去完成机械呆板的任务和大量太重要的工作,是一样不幸。(巴尔塔莎·葛拉西安)12、当一个人履行了正义的全部职责,而另一个人却不履行任何义务,这时法律造成的不过是坏人的幸福和好人的不幸罢了(卢梭)13、一个人要养成信赖自己的良好习惯,就算是在最危险的时刻也要敢于相信自己的勇气与毅力(拿破仑)1.亚里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求知2.芝诺:人的知识就好

3、比一个圆圈3.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4.马基雅弗利:政治无道德5.爱因斯坦: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6.霍布斯: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7.柏拉图: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中8.波普尔: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9.孔德: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10.毕达哥拉斯:和谐就是一切1.亚里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亚里士多德用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与这句格言相类似的一句

4、格言是:“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源的哲学问题。除了“诧异”以外,从事哲学活动还必须有“闲暇”。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哪还会时间去“诧异”?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学问

5、题?在古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亚里士多德正确地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有充分的闲暇。但闲暇只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能够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很多爱好哲学的朋友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哲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很难回答。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求知是人的本性,人们为求知而求知,为智慧而求智慧,而不是一心想在哲学思考以后得到另外的东西。海德格尔也说,如果非要追问哲学的用途

6、,我宁愿说:哲学无用。一个青年来找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我想跟你学哲学。”苏格拉底问他:“你究竟想学到什么?学了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了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了商业,可以去赚钱。那么你学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青年无法回答。苏格拉底是想启发这位青年,哲学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哲学家与船夫正在船上进行一场对话。“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

7、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看来,哲学真的没什么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救不了,还不如去学习一项具有实际用途的技能。但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同样,哲学也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哲学之中,人说到底就是“哲学的”存在。所以说,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定自己的本性。2.芝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

8、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芝诺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是埃利亚派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的学生和继承人。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他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