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论文

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论文

ID:11219870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论文_第1页
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论文_第2页
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论文_第3页
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论文_第4页
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论文【摘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将小儿感染性贫血分为邪恋血虚、气虚血亏、阴虚血枯、阳虚血损、血瘀血虚5型,相应给予扶正补血、清热祛邪,补脾健运、益气养血,滋补肝肾、育阴生血,补肾健脾、温阳益血,化瘀祛积、活血补血等方法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贫血;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感染性贫血是全身急性或慢性感染过程中所引起的贫血.freelin,R30次/min,,剑突下约2.5cm,脾未触及。舌淡红苔白,指纹淡红。血常规:白细胞9.2×109/L,红细胞3.0

2、1×1012/L,血红蛋白67g/L,血小板113×109/L。西医诊断:(1)右脓胸(恢复期);(2)感染性贫血。中医辨证属邪恋血虚,治疗以扶正补血为主,辅以清肺除邪。方用自拟三参清肺汤加减:沙参10g、太子参9g、党参9g、黄芪10g、当归6g、鸡血藤12g、黄芩6g、桑白皮7g、桔梗6g、冬瓜仁6g、地骨皮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加强营养。7月9日二诊:患儿低热除,食欲增加,仍有轻咳,面色仍苍黄。邪毒渐除,宜加大补气血之药,上方去冬瓜仁、黄芩,加生熟地黄各10g、龙眼肉12g、阿

3、胶(烊化)5g,7剂。7月16日三诊:患儿面色好转,无咳,查血红蛋白89g/L。予党参9g、黄芪10g、当归6g、白芍9g、龙眼肉12g、熟地黄10g、陈皮5g、鸡血藤10g、白术5g,再服7剂。7月23日四诊时,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15g/L,红细胞4.97×1012/L,面色正常,食欲好,体重已增0.8kg,给党参9g、白术5g、当归5g、黄芪10g、熟地黄10g、淮山药10g,5剂,每日1剂,炖猪瘦肉服用以巩固疗效。按:小儿化脓性感染,因邪毒鸠张,易伤气耗血。恢复期虽邪热减弱,却气血已伤,

4、常出现邪恋血虚的感染性贫血病证。此患儿右脓胸后期有贫血貌、气短体乏、消瘦、纳呆等症状,治疗应扶正祛邪,以养血补气为主,兼以清邪宣肺。自拟三参清肺汤中当归、鸡血藤、阿胶滋补阴血,党参、太子参、黄芪补气生血;沙参润肺滋阴;黄芩、桑白皮、桔梗清热宣肺;冬瓜仁排脓清肺。若低热不退可加白薇、地骨皮、秦艽等;口干阴亏者加麦冬、玉竹;便溏者加白术、山药。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肺炎、肺脓肿、脓胸、支气管炎等病后期或恢复期邪恋血虚的小儿感染性贫血17例,10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痊愈14例,好转3例。2气虚血亏陈

5、某,男,11月,于2007年4月7日就诊。诉26d前因发热、咳嗽、痰鸣,诊为“支气管肺炎”,经先后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头孢他啶、氨苄青霉素等治疗后,热退、咳止、肺炎已愈。但面色苍黄、食欲不振,体倦不爱活动,大便溏薄,每日3~4次。查体:贫血貌,面色苍黄无华,消瘦,腹稍胀,舌淡苔白腻,指纹淡红。血常规:白细胞7.2×109/L,红细胞2.90×1012/L,血小板134×109/L,血红蛋白65g/L。大便常规:脂肪球(++)。西医诊断:肺炎后感染性贫血。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气虚血亏。治宜补脾健运

6、,益气生血。方用自拟六君补血汤加减:党参9g、白术5g、茯苓9g、炙甘草4g、陈皮5g、半夏5g、麦谷芽各7g、当归5g、鸡血藤10g、白芍7g、淮山药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14日再诊时诉食纳稍增,大便溏,日2~3次,余症如前。上方加黄芪10g,再进7剂。三诊:面色好转,食欲已正常。大便糊状,日1~2次。上方再服5剂。4月27日四诊:面色明显好转,食欲活动如常,大便成形。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12g/L,红细胞4.85×1012/L。予参苓白术丸4g,炖适量猪胰服用,隔日1次,共5次,

7、健脾补气生血以善其后。按:肺炎近1月,因痰热闭肺,肺气失宣,脾气受损,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则失健运,气血失养,而致气虚血亏之感染性贫血。治疗宜补脾健运,益气养血。自拟六君补血汤中用陈夏六君子汤补脾益气、祛湿化痰。当归、鸡血藤、白芍等补血养血;淮山药健脾;麦芽、谷芽消食和胃。待症状好转,改用参苓白术丸炖猪胰,药食同补,以固气血生化之本。曾治疗气虚血亏小儿感染性贫血12例,痊愈11例,好转1例。3阴虚血枯林某,女,3岁7月,因“皮肤脓疱并发热12d”收住我院儿科,血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8、性败血症,经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治疗2周后脓疱疮消失,热退出院。出院后第2d(2004年8月7日)来门诊求治,诉发病中逐渐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夜间盗汗,夜寐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口舌干燥,大便干结,尿短少。查体: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貌,面色苍白,但两颧潮红,舌红无苔,脉细数。血常规: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8.7×109/L,红细胞3.01×1012/L,血小板171×109/L。西医诊断:败血症后感染性贫血。中医辨证属阴虚血枯。治宜滋补肝肾,育阴生血。方用自拟左归生血汤加减:熟地黄12g、山药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