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宰相治事制度论文宰相权利论文

唐宋宰相治事制度论文宰相权利论文

ID:11262086

大小:4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1

唐宋宰相治事制度论文宰相权利论文_第1页
唐宋宰相治事制度论文宰相权利论文_第2页
唐宋宰相治事制度论文宰相权利论文_第3页
唐宋宰相治事制度论文宰相权利论文_第4页
唐宋宰相治事制度论文宰相权利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宰相治事制度论文宰相权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宋宰相治事制度论文宰相权利论文唐宋时期宰相治事制度变迁研究摘要:唐宋时期,宰相治事机构逐渐专门化、由外朝移至禁中,宰相治事由兼职演变为专职。唐肃宗鉴于李林甫、杨国忠专权的教训,确立了宰相旬日更替秉笔治事制,唐德宗朝曾一度改为宰相轮日更替秉笔治事制。宋太祖为防范宰相专权,确立了副宰相与宰相轮流押班治事制。南宋不仅逐渐取消了副宰相与宰相轮流秉笔治事制度,而且宰相多兼领枢密院治事之权,这些制度变迁对南宋宰相权力膨胀起到了催化作用。关键词:唐宋时期;宰相治事;宰相权力;宰相制度;中央政治唐宋时期宰相治事制度复杂多变,是研究唐宋中央政治

2、体制变迁的重要问题之一。学术界对此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涉及①,但由于文献记载零散失详,至今罕有专论。本文拟就唐宋时期宰相治事机构变迁、宰相治事性质由兼职向专职之演变、宰相轮流秉笔主政制度变迁等问题,作初步探讨,希冀对唐宋中央政治体制变革的研究有所补益。一、唐宋时期宰相治事机构及治事性质之演变1.宰相治事机构的演变唐朝初年,“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②。无专门的宰相治事机构。弘道元年(683)十二月,裴炎自门下省长官侍中转为中书省长官中书令,“执朝政”③,“始迁政事堂于中书省”④。自此,政事堂自门下省迁至中书省,此时仍无专门

3、的宰相治事机构。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宰相张说奏“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⑤。自此,中书门下成为专门的宰相治事机构,并具有独立的印信。值得注意的是,唐朝开元之后,政事堂虽已改名为中书门下,并成为专门的宰相治事机构,与唐朝初年的政事堂有了明显的差别,但人们仍习惯称中书门下为政事堂,并将中书门下主书称为“堂头”。五代时,宰相治事机构虽仍为中书门下,但称谓多有变化。后梁、后唐时,中书门下也称“政事堂”、“中书都堂”、“中书政事堂”等。后晋时,为了避

4、高祖石敬瑭名字之讳,天福七年(942)七月下诏:改“中书政事堂为政事厅,堂后官房(堂)头为录事,余为主事”⑥,将宰相机构中书政事堂改名为政事厅,堂头改名为录事。北宋前期,宰相治事机构中书门下简称“中书”。史载:“中书门下在朝堂西,榜曰‘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印文行敕曰中书门下。”⑦元丰五年(1082)四月,宋神宗“厘中书为三省”⑧,以“三省以总天下之事”。三省都堂“为聚议之所,参决国论、延见百辟”⑨。自此,三省都堂演变为宰相和执政治事的机构。北宋后期,三省都堂仍为宰相的治事机构。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十二月,太师蔡京依前“

5、领三省事”,“五日一赴朝请,至都堂治事”,⑩这里的“都堂”指的就是三省都堂。南宋建炎三年(1129)四月,宋高宗“始合三省为一”(11),宰相治事机构仍习惯称“三省都堂”(12)。唐宋时期,宰相治事机构出现了由外朝移至禁中的变化。唐朝宰相议事机构政事堂及中书门下所在的门下省、中书省均在外朝(13),其中门下省在宣政殿东廊的日华门外、中书省在宣政殿西廊的月华门外(14),而北宋宰相治事机构设置在禁中。北宋前期,“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15),宰相治事机构中书开始移至禁中。元丰改制后,

6、宋神宗“以旧中书东、西厅为门下、中书省,都堂为三省都堂”(16),宰相治事机构虽改名为三省都堂,但仍在禁中。中国古代将皇帝的宫中称为禁中,宋代把宰相治事机构设置在禁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宰相的控制。2.宰相治事性质由兼职向专职的演变唐朝开元之前,宰相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17),“诸司之官兼知政事者,午前议政于朝堂,午后理务于本司”(18)。也就是说,宰相午前在政事堂议政,午后回本司处理政务,属于兼职性质的治事制度。兼职性宰相治事制度曾对唐朝政局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元年间,伴随唐朝政

7、治形势的发展,宰相治事制度开始由兼职向专职演变。这个演变始于李林甫。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唐玄宗“以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19)。三个宰相中,裴耀卿与张九龄关系友善,李“日思所以中伤之”(20)。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裴耀卿和张九龄“并罢政事”(21),新上任的宰相“牛仙客既为林甫所引,专给唯诺而已”(22),宰相府的大权全部控制在李林甫手中。正如胡如雷先生所说:“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知政事,同年牛仙客拜相,从此形成李林甫一派独霸政事堂的局面。”(23)自开元二十七年四月起,宰

8、相李林甫将吏部“选事悉委”于吏部侍郎宋遥和苗晋卿,自己“日在政府”(24),不再回吏部。自此,唐朝宰相治事制度开始由兼职向专职演变。这里的“政府,谓政事堂”(25)。开元后,“宰臣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26)。自此,唐朝专职宰相治事制度确立,并为五代及宋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